宿州:改革创新促发展城乡蜕变展新颜陈浩
编者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近期,人民网安徽频道对宿州市及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进行了集中报道,即日起本报在“主流媒体看宿州”专栏予以转发,以飨读者。
五年砥砺拼搏,几多春华秋实。
翻开安徽省宿州市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单”,一批改革、创新品牌跃然纸上: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探索“人地挂钩”制度、发力云计算产业、摘得“全国园林城市”称号、优化行政审批环节……这些成果既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也为宿州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注入了新动能。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宿州这座建市仅20年的皖北城市立足市情,以奋进者的身姿、敢为人先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闯出了一条改革创新促发展的路径。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宿州位列安徽省委改革办对各地市深化改革工作考核排行榜的第1位。
从农业大市到农业强市,从传统产业占主导到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从公园绿地稀少到“绿满宿州花满城市”,从企业、群众办事难到逐步实现“一网、一门、一次”……伴随着改革和创新,当地用5年时间描绘了一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宿州画卷”。
创新模式,从“农业大市”到“农业强市”
由宿州市中心驾车由西向东行驶,不过20分钟车程,便是埇桥区灰古镇付湖村。数年前,这里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现在,当地因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人地挂钩”制度引人瞩目。
岁末,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走进了付湖村。村中的水泥马路宽阔而整洁。道路两旁,指示牌、太阳能路灯、美化用的花木交替林立。不远处,数十栋村民居住的徽派建筑鳞次栉比。另一旁,分布着公共服务大楼、养老中心、健身广场等设施。眼前的这一幕,都与城区中的社区并无二致。
“付湖村乡村面貌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完全得益于‘人地挂钩’制度的试点。”灰古镇镇长欧三青告诉记者,付湖村的转变源于2013年。
彼时,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的付湖村正处在发展的关键节点上。
按照规划,核心区的定位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然而,付湖村内基础设施落后、房屋分布零散且大多破旧、劳动力过剩,这些痼疾导致核心区档次难以提升,现代农业无从谈起。集中搬迁安置迫在眉睫。不过,旧村拆迁、新村建设和土地复垦所需的巨额费用却无从着落。
恰在这时,当地党委政府了解到,20多公里外的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正为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劳动力匮乏一筹莫展。
于是,灰古镇立即与鞋城取得联系。经过协商并报备市国土资源局,双方一拍即合:付湖村内的7个自然庄601户2258人集中搬迁安置,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供鞋城使用;鞋城则为新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原来,7个自然庄宅基地占地面积达到1029亩,集中安置后,仅为140亩,‘腾’出来建设用地指标中的806亩以12.5万元/亩的价格转让给了鞋城,这为付湖村的新村建设争取了1亿元左右的资金。”欧三青告诉记者,当地对因集约安置节省出的889亩土地进行了复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在,付湖的村民不仅能够通过土地流转坐收1000元/亩/年的收益,一些村民还到鞋城打工,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
一边是鞋城建设用地指标、用工难等问题得以解决;另一边是付湖的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实施、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从实践上来看,“人地挂钩”制度从深层次破解了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缺地”“缺人”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缺钱”等难题。
目前,该制度的试点经验已被国土资源部在全国范围推广。
如果说,“人地挂钩”试点是当地围绕土地这一关键要素作出的尝试性探索,那么,在全域范围内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做法则将宿州推向了农村改革的“高地”。
晌午时分,宿州市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负责人李勇正忙着与联合体内各经营主体代表开会,商量来年的发展规划。
作为宿州最早一批成立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共有1家龙头企业,13家提供农机、植保、水利等农业服务的合作社,27家耕地总面积达到1.6万亩的家庭农场。
(下转第2版)
新闻推荐
杨军在调研民营企业发展时强调强化服务创优环境推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杨军在调研民营企业发展时强调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