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闯出脱贫路

拂晓报 2018-12-11 11:12 大字

大棚外细雨蒙蒙,大棚内绿意盎然。腿脚不便的沈宗让在大棚内不停忙碌,时而查看温度计,时而整理通风口......这一年,沈宗让的1.2亩扶贫蔬菜大棚,种了两茬“贝利”南瓜,一茬菠菜。“这茬香菜春节前后又能收入6000多元,一年四茬菜收入了一万多。”沈宗让满脸喜悦告诉记者。

42岁的沈宗让,是埇桥区三八街道九里村农民,2012年患脑梗生活劳动不便,两个女儿上学,家庭陷入贫困。2016年,沈宗让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年,村里免费为他提供一个1.2亩的扶贫蔬菜大棚。经过治疗康复,沈宗让的身体虽然没有完全恢复,但大棚内的农活还能应付,加上过去九里村是传统菜区,全家都是菜农,门里出身,不学也会三分。在大棚内,身高体胖的沈宗让干活十分不便,每拨一棵草,右手扶着右腿,弯腰90度,不一会脸上就浸出一层细细的汗珠,但仍然不停劳作。

2017年,九里村在省科技厅、省农科院、江海园艺公司帮助下,免费为27个贫困户提供大棚、种苗、肥料、技术,发展种植“贝利”南瓜,签订回收合同。在半信半疑中,沈宗让试种一棚春季“贝利”南瓜。在技术人员和志愿者的帮助下,不到3个月,一棚南瓜卖了8000多元。接着又套种一茬豆角收入4000多元,收了豆角又种了一茬晚秋南瓜。“一个棚一年纯收入1.2万元,当年俺就脱贫了。”沈宗让说,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咱不能因为贫困,就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发救济。贫困帽子老戴在头上,全家人都压得喘不过气,儿女人前人后更抬不起头。

三八街道办事处位于城乡接合部,近10万人,12个村居、4个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506户、1096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病、因残贫困户占70%以上,脱贫任务艰巨。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街道党工委按照精准到人、精准施侧、精准滴灌、持续发展总思路,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总抓手。

(下转第2版)

新闻推荐

七旬老太路口倒地交警扶起助其回家

近日,宿州市交警支队高速一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陈冬带领辅警马跃、王子孝等人执勤结束后在返回中队的途中,在高速路口等红绿...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