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园管理给孩子一片安全的天空■王荣宽

拂晓报 2018-11-05 11:48 大字

连日来,中小学校园欺凌和暴力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教育部、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九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防治中小学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强调重点治理、检查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中小学对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等重点问题预防与应对,专项督导结果将作为评价政府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按照要求,宿州市近期开展了防治中小学校园欺凌和暴力的专项督查。督查发现,基层学校在进行此项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认识误区和着力点偏移的问题。那么,如何做好校园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

形成一种理念

奠定防治工作基础

在中小学,无论是名校还是一般学校,也无论是规模大的学校还是规模小的学校,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欺凌和暴力。一些校长和教师因为没有发现此类现象,便断言自己所在的学校没有欺凌和暴力,这显然是不合实际的。在基层学校工作的校干和教师首先要形成这样一种理念:欺凌和暴力现象客观存在,而防治这类现象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因为它已经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破坏了校园应有的和谐温馨,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且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有效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诉求。

理清两条主线

明确防治工作思路

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要理清两条主线,并将其平行贯穿于防治工作全过程:

一条线是“宣传——教育——引导”。大力开展防欺凌防暴力知识宣传,让广大师生和家长认识欺凌和暴力的危害,使学生远离欺凌和暴力,学会自我保护,这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学校要把《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及校纪校规、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宣传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电子屏幕、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标语横幅、编发手册、专题讲座、班会队会、主题活动、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强化宣传。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培养学生遵规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做正事行正道。

另一条线是“预警——处置——干预”。对于欺凌和暴力事件,学校应做到能发现早发现,妥善处置,并做好后期的干预。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学校对发现的欺凌和暴力事件线索和苗头要认真核实、准确研判,对已经发现并核实的欺凌事件,视其情节妥善处置: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严肃批评教育和警示谈话;对屡教不改者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构成犯罪的依法处罚。妥善处置后,学校应持续对当事学生追踪观察和辅导教育。

构建三个层面

形成防治工作合力

防止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必须多方联动,形成合力。为此,必须构建三个层面:

学校层面,要全员发动,加强组织协调,将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各项工作落实到每个管理环节、每位教职工。要把防治欺凌和暴力作为加强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建设,通过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形成团结向上的校园氛围。培育和践行文明、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家庭层面,要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约谈家长、家校联系卡、致家长公开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防治欺凌和暴力的重要性,依法落实家长监护责任,改变家长放任不管、缺教少护、教而不当、溺爱袒护等不当行为,配合学校做好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

社会层面,社区、村民委员会、综治、公安、司法、共青团、妇联、媒体等,都是防治欺凌和暴力的重要力量,都应当承担起各自的义务。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防治合力,才能有效遏制学生欺凌和暴力现象。

把握四个节点

增强防治工作实效

切实做好防治欺凌和暴力工作,必须准确把握一些关键性节点:

工作重点是教育和内化。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对有欺凌和暴力倾向的学生,更应该加强教育,这是教育者的义务与责任。如何把外在的教育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心理认同,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进而衍生出相应的行为,这不仅需要正确的教育内容,更需要科学的教育方法。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加强心理疏导,开展相关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的活动之中。

工作难点是欺凌和暴力现象隐蔽性强。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往往会避开人们的视线,以逃避惩罚。突破这一难点,学校应该广泛发动群众,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在校内,运用调查问卷,设立举报箱,发动学生举报;在校外,走访周围群众,了解相关信息。同时,关注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情绪反常、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的学生,从表现异常的原因中获得欺凌和暴力线索。

工作盲点是学校难于监控的场所。上学、放学途中,厕所和宿舍里,只有少量学生的教室里,校园偏僻的角落等,都是欺凌和暴力事件多发的场所。这些场所学校很难监控到,因而成为防治工作的盲点。消除这些盲点,学校应该加大巡查力度,使巡查向上课前、放学后等重点时段延伸,尽可能覆盖厕所、宿舍、角落等重点区域。建立路队长制度,借助公安巡逻力量,加强放学途中管控。

工作支撑点是完善制度和明确责任。建立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这些制度,使学生懂规矩、守规矩,通过规范行为消除欺凌施暴现象。明确校干、教师、家长和社会相关部门的责任,如校长是学校防治欺凌和暴力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法制教育副校长和班主任是直接责任人等,通过严肃问责促进履职尽责,由此对防治工作形成有力的支撑。

新闻推荐

为民解忧获赞誉

10月26日,一起涉及60余人的农民工欠薪案代表将写有“廉洁奉公敬业正直”的锦旗送到宿州市埇桥区法院夹沟法庭法官手中,表示...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