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忘死危难关头显身手——记宿州市消防支队埇桥大队汴河中队中队长曹磊本报记者付雪芹
曹磊同志两次在生死关头成功救出遇险群众,事迹感人至深,充分展现了人民消防为人民的良好时代风貌!全市要大力宣传曹磊同志的英勇事迹。广大党员干部要向曹磊同志学习,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危难时刻冲得出,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宿州作出应有贡献。
——市委书记史翔
曹磊同志是新时代、新作为、新担当的先进楷模,事迹感人、鼓舞人心,要大力宣传、及时表彰、号召学习,让“嘶喊哥”的动人形象成为消防官兵奉献精神的代表、中国好人道德模范的标杆、宿州道德文明创建的代言。
——市长杨军
8月4日和8日,市消防支队埇桥大队汴河中队连续接到群众求救,称有人被困,生命危在旦夕。接警后,在中队长曹磊的带领下,中队官兵迅速出击、沉着处置,曹磊更是身先士卒,徒手刨土,下井救人,成功解救两名被困群众,自己却因缺氧昏迷在井下。他的智勇壮举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新闻、共青团中央等官方平台第一时间转发报道,短短时间内引发数百万人围观,网友亲切称其为“嘶喊哥”——
井下救人 让出“生”的希望
8月8日上午9时26分,206国道符离镇刘老二烧鸡厂南50米处的一处下水管道施工点,发生了一起事故,施工工人在下井作业时由于缺氧倒在了井下,一起作业的工友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援。据报警人描述共有三人陆续倒在了井下,处境非常危险。
当时,室外温度高达37度,施工人员架着风扇不断往井下吹风。
9时34分,辖区消防汴河中队接警后到达现场。经初步了解得知:报警时有三名工人被困井下,已有两名被成功救出,并送往医院救治,还有一名被困者生死不明。消防官兵立即展开救援,由于施工管道十分狭窄,井深约有5米,井下有水和淤泥,带上空气呼吸器无法深入底部。
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和死神赛跑!曹磊凭借着多年救援经验,立即打开头灯,系上安全绳,顺着井壁上的梯子下去救人,同时安排井上方的官兵迅速架设救援三脚架,把安全绳绑在打开的气瓶上送入井内供气。
“当时就想,早下去一秒钟,被困者就多一分生的希望。”10日上午,记者在医院见到了曹磊。他告诉记者,下到一半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到呼吸困难,但为了早点把人救上来,他没有丝毫犹豫迅速来到井下,“我看到他时,他的眼睛睁得非常大,只有微弱的呼吸,看到我后求生欲望特别强,此时我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一定要把他救上去。”但由于被困者身上裹满了泥巴,太滑,加上缺氧,曹磊浑身的劲也使不出来。“后来我就憋了一口气,用了最大力气,猛一下把他抱起来,迅速解下安全绳,系在他身上,对着井口喊,快把他拉上去。”“听到曹队长大喊‘快拉他上去,先救他,别管我\’,我们齐心协力把被困工人拉了上来,这时我又回过头来把安全绳放入井内去救队长,当我们把队长拉上来时,他的意识已经模糊。”中队战斗二班副班长程天奇向记者讲述当时的情况。
救援时,120急救车都让给了需要急救的工人,消防官兵将昏迷中的曹磊抬上热心群众的车上,紧急送医。“见到他时他已经处于无意识状态了,全身大汗,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非常危险,我们立即实施吸氧、心肺复苏、心电监护等急救措施,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才慢慢有了意识。”曹磊的主治医生、市立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张友红说起当天曹磊被送来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后来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张友红不由地给曹磊竖起了大拇指。
10日下午,记者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见到了被曹磊救出的工人孙光华。当时他是下去救人的,谁知井下环境不明,空气稀薄,没有多长时间自己也失去了意识,等他再醒来时人已在医院了。“后来,工友们来看我,告诉我是被消防官兵救出来的,是曹磊队长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非常感激他。”孙光华说。
“井下情况不明,氧气不足,救援难度大,心理压力也大,一要克服恐惧心理,二要克服环境难题,如果救援失败,我们两个人可能都上不来了,生命没有回头路,所以我只能成功。”曹磊说,当队员告诉他从下井救人到自己被救,整个过程只用了2分钟的时候,他们直呼“不可思议”。
而就在几天前的8月4日,曹磊因徒手扒土救出一名被埋群众而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徒手扒土 刨出生命奇迹
8月4日上午11时10分,埇桥区灰古镇秦圩村一工地发生塌方,有一名群众被埋,生命危在旦夕。该工地是一处在建的养猪场,正在挖地基。工地上纵横交错的地基像地道,深约2米。据工地人员介绍,一男子站在地基上不小心掉了下去,上方的泥土也随着坍塌了下去。
接警后,汴河中队立即出动赶赴救援现场,经询问知情人,得知被困人员被埋已有20分钟左右,但被埋具体地点不清楚,只知道大概位置。“具体位置不清楚给救援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但时间就是生命,为了尽快确定位置,我询问了被困者被埋前大概处在哪个位置,最后身体是什么姿势,以此来判断其被埋地点。”曹磊凭借着多年经验,科学分析,合理指挥,决定先用挖掘机挖出一定空间。为避免挖掘时碰到被困者,他让挖掘机从右侧开挖,很快,在挖出一定空间后,眼尖的曹磊第一个发现了被埋者,他迅速上前,一边徒手把其头部和胸部的泥土扒开,一边喊“快快快!还有机会!快挖!”“王晨(实为王承爱,笔者注),能听见吗?坚持住!”,通过不停喊话鼓舞和提醒被困人员。
(下转第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为支持全市县区2018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顺利开展,有效防治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支持打赢全市污染防治攻坚...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