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基固本扬正气文明新风入万家——埇桥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纪实本报记者余明明

拂晓报 2018-05-21 16:32 大字

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乡村振兴离不开文明乡风的滋养。

近两年来,埇桥区把移风易俗工作贯穿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工作始终,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牢牢把握“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繁荣新文化、建设新农村”这一目标,广泛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文明之花在广袤的埇桥大地争相绽放。

“一馆一会” 建设移风易俗“高地”

埇桥区三八街道办事处九里村有一个民俗文化馆,村民们都知晓。馆内珍藏着村里农耕时期的老物件,墙上展示着历史上战斗英雄的事迹和文明乡绅的善举,记录着不同历史时期婚丧嫁娶的习俗惯例。4月23日下午,记者首次来到馆内,志愿者正向群众讲解。

“民俗文化馆,是身边群众学楷模、创文明的平台,也是我们村移风易俗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工程。”九里村党总支书记周志银介绍,民俗文化馆经常会组织群众性的参观学习活动。

前几天,埇桥区桃园镇桃东村的韩华,老父亲去世,控制亲戚通知范围;本村亲友简单吊唁,不办流水席,丧礼节俭庄重,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交口称赞。韩华之所以转变传统观念,办一场简单朴素的丧礼,村里的红白理事会里德高望重的老村干、老党员发挥了大作用。

“现在农村的婚丧嫁娶太铺张、太浪费,我们成立红白理事会,目的就是想改变这种习气。”桃东村的老村干韩心科在劝说韩华简单办丧礼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说,现在村里的婚丧嫁娶风气正在慢慢好转。

九里村的民俗文化馆、桃东村的红白理事会……都是埇桥区群众性移风易俗工作的创新尝试。这个区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程化建设,建设三八九里、符离沈圩、永镇关湖、永安大许、夹沟五柳、曹村桃山等一批文明乡村村史馆、文明乡风馆、民俗乡贤馆,以点带面、教育引领,成为移风易俗重要的示范工程。另外,创新群众自治形式,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修订村民公约、自治组织章程等,规范解决群众身边的铺张浪费、炫富攀比、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问题,引导全社会积极践行文明新风尚。   

“一带一宣” 抓住移风易俗“关键”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风正,则民风淳。三八街道办事处九里村的党员、村党总支委员张金广,年初闺女出嫁,一分钱彩礼没要。“作为党员干部,我有义务带头不收彩礼,这样既为身边群众立了榜样,也减轻了儿女生活压力。”张金广说,党员干部在干,基层群众在看,党员干部必须要带头自觉抵制陋习。

埇桥区桃园镇桃东村村民韩效宇,妻子郑占英是党员。年关嫁闺女,两口子一拍即合,带头节俭办婚礼,婚宴席数砍掉一大半。“我是嫁女儿,又不是卖女儿,只要小两口生活幸福美满,金钱面子都不重要。”在郑占英、韩效宇的带动下,他们身边新办简办婚礼的群众渐渐多了起来。

党员干部是移风易俗的“排头兵”。埇桥区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过程中,紧紧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执行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备案制度,大力督促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文明办理婚丧喜庆,自觉抵制讲排场、比阔气、“天价”彩礼、奢侈浪费、虚荣攀比等不正之风,做倡导和践行文明新风的表率。

(下转第2版)

新闻推荐

宿州市肿瘤妇科专业委员会成立

5月12日,宿州市肿瘤妇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宿州市继教“肿瘤妇科诊疗新进展”学习班在市立医院开班。安徽省医学会肿瘤...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