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18年青春诠释纪检监察人的使命

新安晚报 2018-04-13 11:00 大字

在18年的纪检监察工作中,宿州市埇桥区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刘帅历经多个不同岗位的磨练,从一名普通的纪检监察干部,逐渐成长为讲原则、敢担当的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典范。2017年9月,刘帅荣获中央纪委嘉奖。对刘帅而言,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他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动力,更是他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纪检监察工作的最大肯定。

执纪审查,总是冲在第一线

反腐败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对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刘帅总是冲在执纪审查一线,积累了丰厚的执纪经验,成功查办了一个又一个违纪案件。

2013年10月,埇桥区纪委收到群众来信,反映埇桥区畜牧水产局某执法大队队长丁某某违纪问题。区纪委决定由刘帅牵头成立调查组查办此案。短短几周时间,刘帅与调查组的同事们走访了市内各菜市场、养殖场、屠宰户,查明了丁某某利用职权,向养殖户、屠宰户、摊贩强行收取“保护费”的事实。

此外,调查组顺藤摸瓜,又查明了丁某某将万余斤收缴的病死猪肉以每斤0.5元的价格出售给不法商贩,致使病死猪肉重新流回市场,严重危害到群众的“餐桌安全”。2016年9月12日,经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法院审理,丁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7个月,并处罚金18万元,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据了解,2013年以来,刘帅主办和参与办理案件已达几十件,这一件件、一桩桩案例的背后,无不体现着刘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

监督他人,打铁还得自身硬

刘帅时常提醒同事,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关系网,都要以规约束自己,以纪约束他人。多年来,刘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人情和纪律之间,刘帅始终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2016年2月,他在办理教育系统一个案件时,被调查人在案件初核阶段便想通过找关系来“摆平”。刘帅的好友受托带着礼物上门说情,刘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地做通了好友的思想工作。最后,说情者被“反说情”,这位好友提着礼物回去后,又做通了被调查人的思想工作,促使被调查人主动到调查组交代问题。

2015年10月,刘帅在办理一个村级案件时,发现了前任镇城建所长刘某某多年前的问题。在刘帅的坚持下,很快查清了刘某某重大违纪的事实。谁知,刘某某几经托人找到刘帅,希望能处理得“轻一些”。面对说情,刘帅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依纪给予了刘某某留党察看处分。

作为土生土长的宿州人,刘帅在这里生活、成长、学习、工作,在办案过程中常会受到人情关系的影响。然而,刘帅明白,纪检监察干部作为监督别人的人,打铁先得自身硬。面对诱惑,他坚持原则,坚守底线,拒腐防变已经内化为刘帅自身的本能。

提升能力,在实践中超越自己

2016年5月,宿州市埇桥区纪委内设机构调整,刘帅前往党风政风监督室任职。

面对新的岗位,刘帅虚心请教、深入思考,迅速进入角色。为适应新常态下的纪检工作,他努力钻研纪检监察工作业务,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

规范的工作离不开制度保障。刘帅先后主持起草了《埇桥区党员干部谈话提醒暂行办法》,主持修订了《埇桥区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考核细则》,为实践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及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为发挥好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打下了基础。

此外,他坚信“严管就是厚爱”,三个月内约谈了17名干部,被约谈人作出了约谈承诺。在“酒桌办公”专项整治工作期间,某街道两名领导干部顶风违纪,工作日午间饮酒。刘帅迅速组织查办,对两名当事人分别作出党纪处分,并严肃追究了街道党工委书记的主体责任和纪委书记的监督责任。

针对部分基层纪检干部业务不熟、专业知识缺乏的现状,刘帅主动向领导建言献策,加大对全区纪检监察干部的培训力度,并有计划地抽调基层纪检干部参与执纪审查工作,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执纪能力和水平。

在刘帅的努力下,几年来,他所包片的乡镇纪委执纪审查能力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监督执纪工作也取得了良好成效。刘帅秉承着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超越自己,能够担当的臂膀也越来越有力量。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姚一鸣

新闻推荐

高悬宪法利剑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经开区召开党工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

高悬宪法利剑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