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起“致富牛”同圆脱贫梦

拂晓报 2018-04-12 16:02 大字

“村里建了扶贫工厂,每天有80块钱的工资,俺就安安稳稳在家门口养牛,再不用东奔西走了。”4月3日一早,正在埇桥区时村镇马楼村扶贫工厂里侍弄着西门塔尔肉牛的李元峰说。65岁的李元峰是马楼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家境困难,李元峰一直没有成家,一亩半的承包地仅够口粮,农闲的时候,李元峰外出打零工,维持生活。“年纪大了,打工也没人要了,正好村里建了养牛场,俺就来喂牛了。”

“实施产业扶贫以来,针对我村部分群众缺乏发展能力的情况,我们探索了‘扶贫工厂+贫困户’的模式,从2016年开始由村集体创办肉牛养殖场,对自愿加入的贫困户实施代养,年底按投入的产业资金给予不低于6%的利润分红。同时为贫困户提供了长期和临时的就业岗位。”马楼村党总支书记曹金运介绍扶贫工厂的由来。

2016年马楼村的养殖扶贫工厂创建之初,吸纳了村里31户贫困户的特色产业扶贫资金,由村里组织代养。当年出了53头本地杂交黄牛,除去养殖成本、人员工资、委托代养户分红,村集体实现增收近万元。扶贫工厂还为李元峰和另一名贫困户提供了两个长期用工岗位。在购进饲料、出栏等阶段需要临时用工时,优先安排贫困户参与。

看到肉牛养殖的发展前景好,村里决定扩大养殖规模。2017年由市、区财政和农投公司各投资20万元,50户贫困户将30万元特色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到村扶贫工厂,由扶贫工厂代养。为了获得更好的效益,让贫困户有更高收益,村两委经过多方考察,决定引进肉质好、个头大的西门塔尔牛进行养殖。目前,养殖扶贫工厂存栏肉牛76头,二期将再引进30头,预计出栏后,委托代养的贫困户可以获得6%至10%的分红,村集体可增收7万多元。

“通过建设扶贫工厂,让贫困户不出家门就实现增收,同时村集体也增加了收入,我们打算用这些集体积累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让群众更有获得感。”曹金运说。  本报记者  张化云

新闻推荐

埇桥区教体局全面强化控辍保学工作

近日,埇桥区教体局组织人员对全区控辍保学工作进行专项督查,进一步提高埇桥区义务教育巩固率,降低辍学率,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巩固已取得的“控辍保学”成果,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打赢教育扶贫攻坚...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