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倌方淮委的脱贫致富路
春日的第一缕晨光才刚刚跃出地平线,家住埇桥区永镇乡关湖村小方庄的方淮委就早早起来开始忙碌的一天。拌草料喂牛,打扫牛舍,查看几头小牛犊的情况,整理庭院。妻子准备好了早饭,送两个还在上小学的孩子上学。一家人的日子温馨幸福。
时间回溯到五年多前,方淮委家的生活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2012年,年仅三十岁的方淮委不幸遭遇一场严重车祸,差点丢了命。经过抢救,虽然性命保住了,但是神经系统以及运动功能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伤愈后,行动功能受限,被认定为肢体二级残疾。出院后,他再也无法像其他人一样外出务工,没有知识与技术的他,只能在家里面守着几亩地艰苦生活。治病差不多用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70多岁的母亲聋哑智障需要护理,妻子文化不高,找不到挣钱门路,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在上学,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2014年初,村干部主动找上门来,帮助他填写申请,经过村调查、评议、公示等程序,方淮委一家成为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针对他家状况,村两委经过认真研究,决定由村主任王多宝对他家实行一对一的帮扶。
王多宝经过充分调研后,建议方淮委申请国家惠农补贴政策,利用家后的一片空地养牛。方淮委回忆说:“我当时不能干什么体力活,不能出去打工,也没有钱做生意,更没有什么技术,小时候养过牛,算是有点经验,除了累点,也是一条好出路。”
很快,村委会就帮方淮委筹集资金一万多元,帮他搭建了牛棚,买来2头牛犊进行喂养。养殖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但方淮委抱着“绝不轻易言败”的信念坚持下来。缺少经验,他就经常去向村里面其他的养牛户请教;没有技术,他就抽空去农经站以及村民服务大厅学习;当身体疼痛不能干活时,他就咬牙坚持。一年以后,通过自己坚持不懈努力与大家的共同帮扶,他家养的2头牛成功出栏并且卖出了3万元,净赚1万多元。
初尝甜头后,2016年初,方淮委又用卖牛的3万元买来4头牛犊,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当年6月,他的包保人由原来的王多宝主任调换为区政协副主席梁书明,梁书明在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又为他申请了3万元的扶贫贷款,买来了4头牛犊。
眼看着他们家养牛的规模不断壮大,年底稳定脱贫在望,不料因为管理不善,新购买的4头牛犊有2头牛死于胃热病。这重重地打击了方淮委的信心,一度萌生退出养殖的打算。但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让他痛定思痛,并决定找出失败的原因,继续发展养殖。在多次请教了附近养殖能手、村里的兽医后,他很快就调整了养殖方法,及时改善了养殖环境。
2017年初,方淮委又到东北购进了6头优质牛犊,经过将近一年的喂养,年底全部都达到了出栏标准。而方淮委一家在前后两位帮扶人的帮助下,通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2017年底实现了稳定脱贫。
“我们家不仅要实现脱贫,还要追求致富。”方淮委不仅仅满足于眼前的成绩。目前,在村委会的推动下,他正计划与村里面几家养牛户合作,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闯市场,带动其他贫困户增收致富。一条康庄的致富道路正在他眼前不断延伸……本报记者 张化云 通讯员 于邦国
新闻推荐
谈合作 话发展 谋共赢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