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隋炀帝之舟游看花沟、莲花池 文/方向 图/马峰
看花沟遗址
隋炀帝杨广(公元569年——618年),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即位后,为加强对全国政治上的控制,并且使江南地区的物资能够更方便地运到北方来,加上他个人追求享乐,一开始就办好了两件大事:一是在洛阳建造一座新的都城,叫东都;二是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在建造东都的同时,隋炀帝下令征集河南、淮北各地百姓一百多万人,从洛阳西苑到淮水南岸的山阳(淮安),开凿一条运河叫“通济渠”,又征集淮南百姓十多万人,从山阳至江都(扬州),把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挖的一条“邗沟”疏通。这样,从洛阳到江南的水路交通就便利了。
隋炀帝下江都
当年8月,从东都到江都的运河刚刚完工,隋炀帝就带着二十万人的庞大队伍到江都去巡游。隋炀帝早就派人造好大小船只上万条。
出发那天,隋炀帝和萧后分乘两条四层高的大船,船上有宫殿和上百间宫室,装饰得金碧辉煌;接着就是宫妃、王公贵族、文武百官坐的几千条彩船。几千条大船在运河上排开,船头船尾连接起来,竟有二百里长。
运河两岸修筑好了柳树成荫的御道,八万多民工被征发来给他们拉纤,还有两队骑兵夹岸护送。河上行驶着光彩耀目的船只,陆地上飘扬着五色缤纷的彩旗。一到晚上,灯火通明,鼓乐喧天,真是说不尽的豪华景象。
为了满足船队大批人员的享受,隋炀帝下令所过州县百里以内的百姓都要给他们准备吃的喝的,名曰“献食”。那些州县官员逼着百姓办好宴席送去,被迫“献食”的百姓往往弄得倾家荡产。
江都在当时是个繁华的地方,隋炀帝到了江都,除了尽情游玩享乐,还大摆威风,为了装饰一个出巡的仪仗,就动用十多万人工,耗费的钱财更是难以计数。这样闹腾了半年,才耀武扬威地从陆路返回东都。
隋炀帝与看花沟
《宿州市志》记载:“大业元年8月(公元605年),隋炀帝于东都洛阳乘龙舟经通济渠去江都,过埇桥后,曾使舟入看花沟观赏池中莲花,流连多日,看花沟因此得名。”
清光绪《宿州志》记载:“看花沟,又名嫁女沟,南股河起,行至盛庄,至莲花池,又东折至塌桥。”看花沟口宽约二丈,底宽约一丈,深五尺。”
观察此地的地形地貌,所有的河流都是东西走向,唯独看花沟是南北走向,北抵唐河(南股河),南抵沱河(嫁女沟)。与唐河的交接处,位于马梨园;与沱河的交接处位于小邬家(盛庄村南)。可见,看花沟是为隋炀帝前往莲花池观赏莲花特意开挖的一条新沟。
据当地村民讲,当时沟里并没有水,而是用黍子拌香油铺在沟底,拉纤滑过去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兴修水利时,曾从沟底挖出腐烂如小米的黍子和半条小船,这便是最好的印证。
隋朝时,埇桥与唐河之间一马平川。现在的沱河、新汴河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挖的。隋炀帝下令把从东都洛阳带来的小船,从唐河运至马梨园。彼时的马梨园热闹非凡,徐州府及所属符离县、蕲县的大小官员早已在此列队恭候,彩旗飘飘,锣鼓喧天,山呼“吾皇万岁万万岁”的声音响彻云霄。隋炀帝带着他的随行人员,登上小船,童男童女拉着小船在黍子拌香油的沟底上缓缓滑行,自然是既平稳又安全。
据考,看花沟总长约20里,除宿州大道南侧基本填平以待开发外,其余均基本保持原貌,令人为之欣慰。
隋炀帝与莲花池
清光绪《宿州志》记载:莲花湖,即莲花池,在州东八里处,池广阔,中多菱。湖旁有古祠,松竹映户,环境清幽。
《宿州市志》载:宿州城东沱河闸北五六里之低洼地即莲花湖(莲花池)的遗址。
据考,莲花池的大致范围:东到莲花刘庄,西到大马家,南到五里徐,北到周窑,方圆数十里。隋朝时,此湖面积广阔,盛产莲菱,每到夏季,碧波荡漾,朵朵莲花,竞相开放,红白相间,蔚为壮观。
据分析,隋炀帝前往莲花池观赏莲花,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安排。理由一,看花沟是特意开挖的,正南正北,规格统一,因为是新沟,沟底无水,才能方便铺黍子拌香油。理由二,莲花池早已声名远播,即大且美,这对爱享乐的隋炀帝自然有着莫大的吸引力。理由三,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既然把行宫设在莲花池,吃喝用度理当提前安排,如果让皇帝受了委屈,这可是要掉脑袋的。总而言之,这是徐州府及所属符离县、蕲县向隋炀帝敬献的一道精美的精神文化大餐,如同当今的休闲旅游。
隋炀帝的随行人员中有萧皇后、嫔妃、宫女、太监,少说也有几百人。莲花池成了临时的皇宫内苑,由于是禁忌之地,来往拉纤的人只能选用童男童女。
古祠(关帝庙)俗称“中殿”,位于莲花池东侧,现纬十一路南侧,遗址尚存。其西部和南部地势明显低洼,隋炀帝的行宫设在古祠,居高临下,风景优美。古祠西边还有杨广钓鱼台。史载:“沿途行宫仅停留一二日”,而在莲花池则“流连多日”。可见隋炀帝对莲花池是多么的喜爱。
为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这段历史,莲花池东岸的小刘庄便改名为莲花刘庄。
打造看花沟
莲花池旅游名片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当时即设置了符离县、蕲县。通济渠开通后,为南北驿道之畅通,便在通济渠上架设了埇桥,久而久之,埇桥形成重镇。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建置宿州,治埇桥,下辖符离县、蕲县和虹县。通济渠全长650公里,宿州市境内118公里,可见宿州市与通济渠历史渊源之深厚。
南宋以后,通济渠逐渐荒废,后淤塞为平地。前些年文物部门曾陆续发掘了几处遗址,收获颇丰,但此后均予以填埋,了无踪影。要想触摸和了解通济渠的历史,似乎只有去博物馆。好在我们还拥有看花沟、莲花池这些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知名度就是生产力”“地名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文化旅游是生态旅游的灵魂”。看花沟、莲花池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它是宿州人挥之不去的乡愁。
在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当下,打造通济渠尤其是“看花沟”、“莲花池”旅游名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宿州市的知名度、美誉度,促进招商引资,加快此区域的开发建设。如若不信,请拭目以待。
新闻推荐
中德金属集团、中国(德国)中小企业中心负责人来宿考察 史翔会见考察团一行
本报讯3月8日,中德金属集团常务副总裁、中国(德国)中小企业中心总经理杨志新率考察团一行来宿实地考察。市委书记史翔亲切会见考察团一行,并就有关合作事宜进行洽谈对接。市领导余向东、操隆山、孟伟...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