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埇桥区法院多措并举化解执行难

拂晓报 2017-12-01 19:18 大字

今年以来,埇桥区法院进一步完善执行常态化工作机制,多措并举,攻坚克难,主动出击,适时开展专项执行、集中执行、夜间执行等多种执行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该院注重加强执行手段与执行工作体制的创新,改革执行机构的设置,成立执行指挥中心,设立了8个执行组和5个综合组,配齐配强执行力量。大力推行“执行法官+司法警察”联合执行工作模式,成立了法警执行中队。今年以来,法警参与执行案件达到1900余件次。与此同时,该院还积极搭建“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控平台,及时查找并控制被执行人,有效缓解了被执行人难寻问题。

该院对已生效的案件开展主动执行、跟踪履行。以信息化为抓手,通过执行指挥中心,运用“点对点”网络查控机制,与金融机构、房地产管理部门、车辆管理部门联动,及时、迅速地查封被执行人的财产。加强与公安机关协调联动,通过公安机关的临控系统,查找被执行人行踪。

该院充分运用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对失信被执行人产生巨大压力。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纳入全国法院互联网数据库,限制失信被执行人高消费。对有能力履行义务而故意规避履行、抗拒履行、隐匿个人财产及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财产不保留价款的,严重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该院将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失信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相关信息在法院LED显示屏上滚动播出,扩大社会影响力,督促被执行人尽快履行、自觉履行、主动履行。该院还专门成立宣传报道组,随时对执行局重大执行活动进行跟踪宣传报道。目前,该院已在LED显示屏滚动播出失信被执行人信息1380余条,在国家、省、市级平面媒体及网络发表执行工作稿件67篇。

截至目前,该院对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失信被执行人共司法拘留1550人次,罚款16人次,追究刑事责任13人,纳入全国征信系统的12000余人,其中失信单位510个,已有1150名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义务。(夏长征)

新闻推荐

宿州一女子冒名顶替他人从教16年!官方:正深入调查

据报道,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冒名顶替的事情并没有绝迹。几年前,媒体曾报道过有人冒名顶替上大学。近日,有人冒名顶替当教师的事情,又被媒体曝光。在安徽宿州,一个真名叫苗娟的人,冒用“王莹莹&rd...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