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全市科技工作实现新突破新提升

拂晓报 2017-10-13 16:38 大字

本报讯10月11日下午,记者从市科技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市科技局以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为主线,以助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不断加快科技改革创新步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省科技创新政策,制定出台市科技创新政策,多项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和提升,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推动政产学研合作。自今年5月份起,市科技局多次和中国科技大学、中电科技集团38所等高校院所对接沟通,组织中科大长江学者、博士考察团到宿州高新区、市经开区实地考察,分别就金属空气发电设备研发制造项目落户高新区、智慧农业研发项目落户宿州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达成合作意向,近期将签订合同。同时,积极组织企业“走出去”,主动与高校院所对接,围绕企业存在的技术难题,寻求创新理念及技术支持,提升协调创新能力。

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1至8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累计实现产值18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增幅在全省排名第四;累计实现增加值4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增幅在全省排名第三。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1至8月份,全市专利申请量159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791件;全市专利授权共50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96件。在提高专利申请的同时,切实加强专利执法,组织3家企业参加2017年度安徽省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

加强研发经费投入统计。市科技局会同市统计局、市经信委,于今年年初联合组织召开了全市科技统计年报培训工作会议,对具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经过三个月反复审核修改,据初步统计,2016年度宿州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6.12亿元,比上年度增长1.48亿元,增幅为31.9%。

开展科技人才选派工作。积极与宿州市农科院、市农委、宿州学院、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等相关部门对接沟通,协调人员选派,同时鼓励有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根据实际需求,申报急需科技人才。2017年,宿州市共申报96名“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科技人才,人员来自广西、江苏、山东、黑龙江等地,专业涉及农作物栽培、农产品加工、机电、畜牧等。全年涉及“三区”人才的工作经费185.6万元已足额拨付到位。(本报记者刘春艳)

新闻推荐

史翔在全市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培训大会上强调 扭住关键环节 层层压实责任 全力冲刺收官 江洪到会指导 杨军主持

本报讯10月11日下午,宿州市召开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培训大会,动员全市上下提高政治站位,找准工作短板,抓好整改落实,全面补缺补差,全力冲刺收官,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