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第一中学陈诚 学最美教师做育人楷模文/本报记者张春燕

拂晓报 2021-09-07 12:08 大字

[摘要]宿城第一中学陈诚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他们是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他们用坚定的理想与信念,托举起一个民族的未来。日前,省教育厅发布“第三届安徽最美教师”评选活动结果,宿州市共有9名教师荣获“安徽省最美教师”称号。在第37个教师节到来前夕,让我们走近其中几位最美教师,倾听他们的动人故事,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共同感受新时代人民教师的理想情操、高尚师德和人格魅力。

勤奋耕耘 奉献无悔青春

“满怀一腔忠诚,化作春泥护花。”从教十几年,陈诚始终立足本职,扎根教学一线,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以一名党员教师的身份书写着自己无悔的青春。

陈诚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宿城第一中学高三年级部副主任、省化学竞赛高级教练员、省化学会第十届理事。工作十多年来,他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教科研水平出类拔萃,先后有十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上,同时,出版发行专著两部,完成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并有多项教科研成果获省市级奖励。他连续多年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多次被评为宿州市“学科带头人”,曾获宿州市第五届“宿州青年五四奖章”、宿州市直单位“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陈诚努力钻研教学,不仅积极主动参加学校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项继续教育活动,还购买了《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实验教学与仪器》等专业期刊,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他的课曾获省优质课二等奖、省创新实验成果二等奖。

“只有发自内心的爱,才能真正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陈诚对学生的爱,总是润物无声,温暖有力。他带的第一届学生中,有一个叫小迁(化名)的同学,性格内向,很少与人交流,上课不注意听讲,经常迟到。刚开学才几天就突然不来上课了。陈诚非常着急,通过联系,发现小迁在家已发热两天了。原来,小迁母亲去世的早,父亲出外打工,经常不回家,他就躺在床上,吃点药硬抗着。见此情景,陈诚非常难过。从那时起,他就时刻关注小迁的学习和生活。小迁非常敏感自卑。陈诚就先从他的同桌入手,让班里热情外向的同学跟他同桌,鼓励他们多聊天。由于缺少照顾,小迁饮食不规律,身体瘦弱。陈诚每到星期天就做一大盆红烧肉、土豆牛肉等美食送给他,每个月还买两箱牛奶给他加强营养,并多次跟他沟通,鼓励他要努力学习。在陈诚的关爱下,小迁慢慢发生了变化,开始主动和别人交流了,学习也越来越努力。在2012年的高考中,他成功考取了兰州交通大学。当年的教师节,陈诚收到了小迁发来的感谢短信,倍感欣慰。像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陈诚用心感化每一个学生努力朝着自己的梦想飞翔。

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陈诚充分发扬民主,做到公平合理,所有班级事务要全体同学表决同意后才予以实行。正是由于民主之花的盛开,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强烈,班级凝聚力增强。他的班级先后多次获得校运动会、篮球比赛、跑操比赛先进班集体等荣誉。陈诚还特别注重德育,经常利用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在建党100周年之际,陈诚多次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习党史,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们爱党爱国、发奋图强。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教师,陈诚倍感自豪,他表示,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不断学习,努力进取,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奉献无悔的青春。

灵璧县实验小学梁艳——

爱心支教 点亮乡村孩子梦想

工作着、劳碌着、幸福着,自从站到讲台上那天起,梁艳就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对她来说,每天能和学生在一起,守护学生成长就是最大的幸福。

梁艳现任灵璧县实验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研组长兼一(1)班班主任,并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她将教育核心理念确立为:播下智慧的种子,收获幸福的人生。从教13年来,她始终以踏实、严谨的作风要求自己,默默耕耘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经过不懈努力,梁艳两次参加省级优质课比赛均获得三等奖、两次参加市级优质课大赛均获得一等奖。她本人还先后获得了县级“师德优秀个人”“优秀班主任”,市级“优秀教师”“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不过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同。”梁艳深知,教育的真谛就是爱,爱能创造奇迹。她深爱每一位学生,对于“特殊学生”她更是关怀备至。有个叫小珂(化名)的同学,性格孤僻,上课时随意走动,平时不爱与同学相处。梁艳又心疼又着急。通过沟通,她发现小珂喜欢画画,就让她多做手抄报,并在班会课上表扬小珂,帮助她找回自信心,同时鼓励她多与同学交流。在梁艳的鼓励和帮助下,小珂变得开朗多了,成绩也在不断提高。

2019年8月30日,满怀一腔热血和奉献乡村教育的热情,梁艳来到灵璧县朝阳中心小学,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支教之旅。支教学校距灵城百余里,这里教师严重不足,任课负担重,从早到晚,教师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她支教的班级有58个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卫生习惯、学习自主性比较差。为了改变他们的习惯,梁艳每天早早地来到教室,带领孩子们一起打扫卫生,清洁双手,并奖励那些讲卫生的孩子。一个多月后,孩子们个个手脸干净,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支教期间,梁艳还结合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鼓励学生留心观察生活,随时记录自己感兴趣的人、事、物,以激发孩子们写话的欲望。孩子们的思路被打开了,学习的自主性也变强了,看图写话再也不头疼了。作为支教教师的一员,梁艳深知,单纯做好自己的教学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当好使者,要加强教科研的交流与沟通。于是,她不仅积极参与朝阳中心小学教科研活动,还倾心指导周边学校的青年教师,促进青年教师教学素养提升。她在县支教工作考核中被评为“县优秀支教工作者”。

“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教师有根,要深扎在孩子们和家长的心里。我要做扎根学生心里的老师,点亮孩子的人生梦想,让每一个孩子越飞越高。”梁艳对学生点点滴滴的爱,让她在青春的教育之路上闪烁着光芒!

埇桥区蒿沟中学马力——

真情育桃李 催开花满园

在埇桥区蒿沟中学,有一位叫马力的教师,28年来,他默默扎根乡村教育,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乡村教师的执着与坚守。

“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是马力从教以来的人生信条。他爱生如子,尽可能关爱学生,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农村学生家大都离校较远,有的甚至达5公里之多。遇雨雪天气,路远的同学中午往往就不方便回家。学生没走,马力不放心也不回家了,他经常请没回家的同学吃饭,叮嘱学生要注意安全。此外,细心的马力还自费购买创可贴、医用碘伏、消毒酒精等日常用品,以备班级学生随时使用。

“爱就是能包容一切,对一切都有信心。给学生最多的关爱,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绽放的时刻。”在马力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爱的暖流,那是他在用心感化每个孩子,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班里有个孩子叫小玉(化名),父亲亡故,母亲改嫁,跟随爷爷奶奶生活。马力就把小玉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注和鼓励,经常去家访,平日里多与小玉谈心,遇到困难总是伸出援手帮助解决。懂事的小玉学习也越发努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宿城一中。在小玉上高中以及大学期间,马力还经常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在孩子自身努力和马力的热心帮助和鼓励下,小玉于2020年顺利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数学专业研究生。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有长流水,长流水就要不断学习。”马力深知这个道理,为此,除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外,他每年还自费订阅《班主任之友》《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等教育教学杂志,汲取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把握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教学中,他发扬民主教学,践行“快乐教学法”,以创设一种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同时,他还把养成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致力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素养的提升。课下,他更像一个“孩子王”,和同学们一起打篮球、乒乓球,和孩子们聊天,谈人生,话理想,使孩子们“亲其师”,进而“信其道”。

“教育科研是教师教学的生命线,是教师全面成长的重要渠道。”马力积极投身教育教学科研,他所撰写的30多篇教学论文、教育叙事等先后在省级以上期刊和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所主持的2项市级课题均顺利结题,其中一项获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他所辅导的学生征文、作文等多次在区、市乃至省里获奖,其中,省级获奖3人次,一等奖1人次;市级获奖5人次;区级获奖数十次。而他本人也因此先后被评为“埇桥区农村中学控辍保学先进个人”“埇桥区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安徽省乡村首席教师”……

“真情育得桃李艳,心血浇开花满园。热情关爱每一个学生,帮助每个学生绽放,这才是老师最美的春天。”28年的教书生涯,马力用执著的足音踩出不平凡的旋律,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奉献之歌。

新闻推荐

灵璧农业农村局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

本报讯今年以来,灵璧县农业农村局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全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健全监管体系,落实监管责任...

灵璧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灵璧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