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灵璧样本” 灵璧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综述
村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灵璧县城区俯瞰图灵璧县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高质量建设工作动员会灵璧国际马拉松赛游圩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传化课堂志愿服务项目剪纸艺术走进文化景区留守儿童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玩耍灵璧县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培训会灵璧县举办惠民文艺演出活动灵璧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磬乡大地,生机勃勃。这里是灵璧奇石的主产区、楚汉战争的古战场,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钟馗的故里。如今,这里正涌出一股股文明实践的热潮。
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撒向磬乡大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百姓心间悄悄发芽、开花、结果,不断提升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自2019年底,灵璧被纳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以来,该县精准把握农村发展的新变化,精准定位农民群众的新需求,积极探索工作新路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创新形成“内容传正气、队伍有生气、阵地聚人气、实践接地气、保障强底气”的“灵璧模式”,为灵璧打造“两县两区一基地”持续迸发活力和能量。
◆定目标任务明路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该县明确了目标定位: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于凝聚群众、引领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设定了五大原则——坚持为民服务。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以服务聚民意,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求实务实。针对群众实际需要,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开展群众最喜爱的活动,讲解群众最想学的知识,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解决群众最闹心的难题。
坚持重在实践。注重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群众实践参与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统一,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
坚持用好网络。积极探索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同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联通融通有效机制,运用“两微一端”等新载体新手段,实现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相映成辉。
坚持抓好重点。县、乡镇(经济开发区)、村(社区)各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既组织推动又带头实践。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关注帮扶空巢老人等困难群体,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对长期在外务工返乡人员开展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
◆强组织架构抓落地
构建“三级”联动网络。构建县、乡镇(经济开发区)、村(社区)三级联动机制,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由县委书记担任;乡镇(经济开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由乡镇(经济开发区)党委(党工委)书记担任;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负责人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日常管理和服务由村(社区)宣传员负责;结合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实际需求,运用本乡本土资源优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特色活动。
打造“四级”服务阵地。按照“中心—所—站(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点”四级体系架构,全县层面建设实体化运作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乡镇(经济开发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等设施,统筹资源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在具有本乡本土特色的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中,结合实际打造亮点;依托党员先锋站、文明单位、创业基地等阵地,广泛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打通文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培育20支邻里守望志愿队伍。县级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负责整合各部门志愿服务组织资源,制定全县志愿服务活动计划,培育孵化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公益性社会组织,培训辅导乡镇(经济开发区)、村(社区)志愿者。下设理论宣讲、移风易俗、科技科普、法律援助等20个志愿服务支队,每个支队中再设多支分队,每支分队有明确的服务项目、服务对象。各乡镇(经济开发区)分别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队,结合本乡本土实际成立志愿服务分队,定期征集、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做好供需对接。各村(社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队,成立以民主协商议事会、文化礼堂理事会、乡风民风评议会、文体活动展演队等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小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搭建“三个中心”互动平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和融媒体中心等“三个中心”联动平台,广泛征集群众服务需求,汇集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和活动资源,形成“文明实践清单”和“信息数据库”,实时呈现各类工作要求、信息、志愿活动互动、传播。通过PC端,手机客户端等形式,实现“群众吹哨,志愿者报道”,让党的声音走进千家万户。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管理,激活民间志愿力量,实现服务资源从“小综合”向“大综合”转变,实现文明实践活动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相映成辉。规范志愿者管理服务评价体系,做好对志愿者的嘉许反馈工作。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按照精准化、常态化、便捷化、品牌化的总要求,开展社会动员,策划设计、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化在职党员“双报到”“周末卫生大扫除”等实践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根据全县统一部署,将每月第一个周末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方便供需对接,开展集中活动。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基地都要在显著位置悬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标识、标牌。
◆建四个平台创品牌
灵璧县积极用好党群服务中心、基层党校、党员电教中心、灵璧论坛、道德讲堂、人文讲堂等,高质量建设思想引领平台。抓红色阵地,做实做强灵璧道德讲堂等活动载体和党校等红色阵地建设,打造“灵璧读书”品牌;抓宣讲团队,打造“十支宣讲团、百名宣讲员”,培育“宣讲名师”“百姓名嘴”,组织开展政策宣讲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堂点、进部队、进网络等“七进”活动;抓网络传播,开通“灵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专网,融合推进“灵璧新闻网”“灵璧文明”等传统网站建设,提升使用效率;抓主流价值,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抓道德教化,结合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遴选,推选一批“道德标杆”,引导群众“评好人、议好人、学好人、当好人”;抓知识普及,宣传普及法律、环保、农业、保健、科学知识。
用好文联组织、文化馆、图书馆、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社区文化家园、主题公园、大中专中小学校等,高质量建设文化培育平台。抓文化根植,建设一批家风馆、乡贤馆、乡村记忆馆等场所设施,多渠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抓品牌拓展,常态化开展“送”“种”“赛”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群众文化特色品牌,增强农村文化的内生动力;抓体育文化,建好用好体育健身场馆,引导广大群众自发参与全民健身。
用好道德讲堂、农村文化活动室、社区文化广场、传统讲堂等,高质量建设新风传扬平台。抓文明涵养,开展小城镇文明行动,推进“文明小区”、“文明小巷”等特色文明细胞创建活动;抓家风家训,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抓移风易俗,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和道德评判团、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作用,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
用好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站、咨询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分中心)等,高质量建设新关爱惠民平台。抓志愿组织,建立县、乡镇(经济开发区)、村(社区)三级联动志愿服务网络,壮大各类社会志愿服务力量,做优做强志愿服务品牌;抓网格管理,深化网、组、片联系机制,利用网络平台和手机客户端实现信息实时上报、实时交互、实时处理;抓暖心工程,高标准实施“暖心工程”。注重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站、咨询室)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分中心)等功能作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强对农村困难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救助保护,组织开展学业辅导、特长教育、亲情连线等志愿服务。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灵璧县将继续把实践阵地延伸到群众身边,把志愿服务精准送达群众中间,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全国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供“灵璧样本”。本报记者 杨雪
记者手记: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过程中,灵璧人边思考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突出本地特色,统筹各方资源,结合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办到群众家门口,让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坎里,构建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体系。未来,灵璧县将进一步科学统筹调配资源,激励更多群众参与,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更好发挥作用,并总结提炼好灵璧经验,让灵璧成为全国试点工作的品牌。
新闻推荐
这个冬天因你而温暖 宿州市“暖冬行动”侧记文/桂振岭图/本报记者马峰
宿州家国义工服务队志愿者开展“爱心献他人,真情暖新春”集体募捐活动。爱心人士带着慰问品走进敬老院看望入住老人。“中...
灵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