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身边好人传递榜样力量文/本报记者王云供图/市文明办

拂晓报 2021-02-02 09:17 大字

黄俊定期给养父修剪指甲王成在帮助村里做好秸秆禁烧工作赵光怀在守护古墓群乔峰做好志愿引导周新疆给村民登记健康档案宋成民在送腊八粥黄俊

以典型为镜,向先进看齐。近年来,全国文明城市宿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创文明城”和“育文明人”相融共进,扎实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深入挖掘好人线索,积极推报各级各类好人。同时,对符合标准的身边好人提供就学、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医疗救助等帮扶措施,通过游览礼遇、出行礼遇、医疗礼遇等,进一步树立“好人好报、德行天下”的价值导向,弘扬新风正气,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2020年,全市共有10人当选“中国好人”、 48 人当选“安徽好人”,同时评选出“宿州好人”116人。这些身边好人,就是一个个可亲可敬的精神标杆,也是一面面向善向上的精神旗帜。他们的事迹感动着人们的心灵,向社会传递催人奋进的榜样力量。

》》黄俊:柔弱双肩撑起“拼接”的家

灵璧县向阳乡苏圩村的黄俊,成长在特殊的家庭,她和妹妹都是“父母”收养的孩子,一家四口人并没有血缘关系。

16岁那年,是黄俊最伤心的时候。她永远都忘不了养母临终时那不舍的眼神。黄俊一边流泪一边握起拳头,心想:“妈妈已经走了,还有年迈的爸爸和年幼的妹妹。我一定要撑起这个家!”为了给养父分担压力,黄俊走上了外出务工之路。经过几年的辛勤工作,她还清了母亲去世时欠下的债务。2009年,妹妹在黄俊的操持下出嫁,家里只剩下黄俊和养父两人相依为命。2014年,黄俊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政府扶持,家中生活有了起色。

2016年7月17日,76岁的养父因脑梗突然晕倒,手术后生活不能自理。在养父住院的日子里,黄俊跟着护士学习专业护理知识技能。养父从医院回家以后,黄俊的工作量更大了。每天,黄俊都要为养父擦洗、换衣、熬药以及端屎倒尿,下地干活时,每隔半小时就要回家照料一次。入睡前,她在床前放上小闹钟,每晚闹醒自己四五次,就是为了怕养父深夜出意外,多年来从没睡过一个完整觉。黄俊还买来了豆浆机、榨汁机等,为养父制定了一套营养食谱。

“我不要彩礼,不要嫁妆,不看家境,只有一个要求,不能撇下养父,我要带着养父一起嫁。”到了女大当嫁的年龄,黄俊对男方只提出这样一个要求。在外务工的青年孙猛听说了黄俊的事迹,十分感动,主动和黄俊联系,表示愿意和她一起照顾老人。此后,孙猛每次回村,都会到黄俊家中,给老人翻身、擦洗、喂饭等。小伙子的真心换来了黄俊的芳心,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黄俊的感人事迹被《拂晓报》、《安徽日报》以及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等报道。黄俊先后获得“宿州好人”“安徽好人”等荣誉称号。

》》周新疆:抗“疫”村医用生命诠释忠诚与担当

周新疆,生前系灵璧县冯庙镇泗张村卫生室负责人。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周新疆与同事兵分多路,争分夺秒走村串户,登记疫情防控信息,一直忙到次日凌晨,终于将全村人的信息都梳理了一遍。为确保居家隔离人员夜间不外出,大年初一,周新疆在他们门外守了一整夜。生前最后的24天,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工作。别人是8小时换一班,而他,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4个小时。

2020年2月16日晚上,周新疆给村里一位老人吊完水,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与家人短暂团聚。谁知,这竟是最后的相聚。2月17日上午8时许,周新疆出门上班时,突然出现头晕胸闷,紧接着打120急救电话,急救车把他送到冯庙镇卫生院再急转到灵璧县第一人民医院,但仍然没能抢回他的生命。周新疆的生命永远定格在42岁。

周新疆的一位同事在微信朋友圈中写道:“暖心的周大哥走了,但总感觉他还在我们眼前……”还有一位同事则写下这样一段文字“你走了,带着牵挂走了,带着对事业未了的遗憾走了。我们唯有像你一样,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才是对你最好的怀念和告慰”。

2020年3月,周新疆被评为“安徽好人”。

》》王成:好小伙奋不顾身营救落水少年

王成,家住灵璧县娄庄镇沱北村南王组,今年27周岁,自幼患有癫痫病,父母均去世,和姐姐一起生活,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王成在2018年底成功脱贫。在变富裕的同时,他不忘党恩,积极参与到村里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为乡亲们做好事、办实事。 

2020年8月30日下午2时左右,正在灵西运河边钓鱼的王成,忽然听到有人喊:“救命啊,救命!”他立刻循声跑去,只见有4名少年在河水中遇险。

顾不上脱下外套,王成就跳入了水中。他拉住离自己最近的一名少年的胳膊,用力将其拽出水面。随后又救出了两名少年。但是,当他第四次潜入水中时,与另一名下水救援的人一起将最后一名少年拖上了岸时,却发现这个孩子因溺水时间太长已没了呼吸。

“河水那么深、水流那么急,王成能奋不顾身下水救人真不简单……”在沱北村老百姓眼中,王成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此后,王成被授予“灵璧县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宿州好人”“安徽好人”等荣誉称号。

》》赵光怀:花甲老人义务守护古墓群20余年

1955年出生的赵光怀,泗县屏山镇老山村秦集圩庄村民。他从1997年起义务守护洼张山汉墓群,至今已有20余年。

1997年10月,赵光怀在上山劳作的过程中,意外发现该处洼张山山坡上有一处裸露在外的石梁,上面雕刻着精美的纹饰。平时喜好文物的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处墓葬,便及时向当时的县文化局报告。经县文化局勘察,初步判断为一处汉代墓葬,随即向省文物局进行报告,经省文物局批准同意,安排省考古研究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考古挖掘期间,赵光怀义务参与工作,协助省考古所和县文化局进行挖掘清理和出土文物的管护、运输工作。当时,这处墓群共出土62块汉画像石,造型精美、内容丰富、地域特色明显,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全部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经过研究商讨,1997年11月20日,泗县文化局决定特聘赵光怀为文物保护员。

20余年来,赵光怀放弃了外出务工赚钱的机会,坚持每天上山巡查,并向周边村民普及文物保护的知识。正是有了赵光怀的努力,村子里文化味儿才更浓,乡亲们的凝聚力才更强。2020年,他荣获“安徽省最美基层文物保护员”“安徽省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典型”“宿州好人”等荣誉称号。

》》乔峰:“高铁侠”坚持志愿服务十余年

乔峰,现任宿州东部新城红十字会副会长、宿马园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站长,以及东部新城红十字勇士救援总队队长,他被媒体朋友称为宿州东站的“高铁侠”。

1969年出生的乔峰,是宿马园区东部新城汴南村人,自小与铁路有着很深的渊源。父亲是一名铁路退休工人,自己上世纪90年代也曾在铁路上短暂的工作过一年多,后辞职从事工程建设。2008年汶川地震后,乔峰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为地震灾区捐助物资。2012年玉树地震后,他又代表公司参加救援捐助任务。2017年,乔峰成为埇桥区红十字会的志愿者。2018年,经与宿马园区相关部门沟通后,居住在宿城的乔峰带领五六名志愿者在宿州东站正式成立了志愿服务站和勇士救援队,发展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开展志愿服务。

2018年10月8日上午8点40分左右,正在宿州东站站外巡逻的乔峰得到信息:在4号站台,一位列车工作人员突发心梗倒下!他和其他几位志愿者迅速携带专业AED除颤仪赶到现场,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抢救,终于从死神手中抢回了一条生命。

如今,宿马园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在乔峰的带领下,已经发展为阵地坚强、制度健全、活动开展常态化、群众影响广泛的一支多功能志愿者组织。从2018年成立至今,已收到了20多面被救助人送来的锦旗,每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大到救人性命,小到帮人购票,见证着乔峰和他的志愿者伙伴助人为乐、倡导文明的公益行为。乔峰于2020年5月获评“宿州好人”。

》》宋成民:拾金不昧彰显品德高尚

宋成民,生于1952年10月,埇桥区三里湾街道纺织路社区居民。2020年9月29日晚10时许,宋成民在自己上班的洗浴中心大厅发现一个黑色背包,以为是客人落下的,但直到店里关门也没见人前来认领,他就帮着收了起来。第二天上午上班,宋成民和同事打开包一看惊呆了:包里有25万元现金!宋成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警。

在另一边,失主刘某万分着急。他头天下午从银行取了25万元现金准备买房,晚饭后发现装钱的包不见了。25万元可不是个小数目,刘某立刻报警求助。接到警情后,三里派出所民警向刘某核实有关情况,可刘某醉酒厉害,实在回忆不起来丢包前后发生的事,民警一时也无从查起。9月30日上午,三里派出所接到宋成民的报警电话后,意识到此包可能是刘某所丢,就立即与刘某联系。

在三里派出所,民警当着宋成民和同事及刘某的面,查找了刘某的取款记录,详细了解情况后,最终确定钱是刘某丢的,并还给了他。刘某对宋成民十分感谢,并拿出5000元以表感谢,被老人婉言谢绝。

在同事的眼中,宋成民一直是个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老人。他在工作时不止一次捡到钱包、手机等贵重物品,每次都及时上交,并物归原主。

2020年11月,宋成民当选“宿州好人”。

新闻推荐

清风拂过几千年□许桂林

两千多年的岁月淡化了多少曾经的记忆。历史的天空还有多少闪烁的明星?当我走进垓下古战场,耳边仿佛又闻四面楚歌,眼前好像又...

灵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璧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