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技之长把日子过好
“党和政府给了俺那么多好政策,真的从心底感谢。但是我年纪轻轻,不能躺着等帮扶,我要自力更生,掌握一技之长,靠自己致富。”日前,灵璧县韦集镇徐圩村贫困户王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现年29岁的王扁是韦集镇徐圩村湖西组村民,先天肢体残疾,自己也试着找活干,一次次都被拒绝了,很是苦闷。自己又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亲年纪较大,母亲残疾,农活做不来,多年来,王扁一家只能靠着家里8亩地维持生计。家里的生活很是困难。想到年迈的父母亲没能过上好日子,王扁心里很不是滋味。
扶贫春风使王扁燃起生活热情,2014年王扁家被村里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人的帮助下享受了低保、残疾人补贴,还实施了产业扶贫项目。有了国家扶贫政策的帮助,王扁一家的生活压力减轻了。但王扁总有块石头压在心里——“怎么才能挣到钱,还要照顾家,把贫困户的‘帽子’甩掉呢?”他的帮扶人建议:“可以去学修电动车。”说做就做,在帮扶人的鼓励和帮助下,他到灵璧县农广校学习电动车维修技术。王扁勤学苦练,多学习、多请教、多思考,终于学得一技之长,并用学会的修车技术让全家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在周边村小有“名气”。
学会电动车的维修技术后,王扁便在韦集街开了个电动车店。刚起步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买来几台电动车和一些配件,开始了试营业。虽然在技术学校毕业了,但是实践经验懂得不多。有一次,在帮别人换车胎时撬坏了三只内胎,拆坏了两台电机……但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电动车维修好,店铺一定要经营好!”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每次接到求助电话,王扁便很快赶到,并能迅速地帮忙解决困难。他坚持不管白天黑夜,电话随叫随到。他在乡亲中的口碑越来越好。有了修车手艺,王扁每年可增加收入18000元,原来家中8亩地一年收入在8000元左右,加上在外务工的妻子的收入,家中日子越来越好。“国家的扶贫政策帮俺脱了贫,俺也要不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王扁坚定地说。
本报记者 杨雪
新闻推荐
11月2日凌晨时分,灵璧一女子醉酒后不慎在滨河大桥落水,灵璧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报后,迅速指令正在附近执勤的特巡警大队龙山...
灵璧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灵璧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