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程让致富路越走越宽阔

拂晓报 2020-07-14 09:05 大字

“要致富,先修路。这不,大家期盼多年的水泥路终于修通到了家门口,俺们的地也用上收割机了,以前村里路差,机器都进不了村。党的民生工程政策好啊,修建‘四好农村路’,让咱们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日前,指着自家门口刚刚修好的水泥路,灵璧县浍沟镇大庄村贫困户吴合山万分高兴。

“以前出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再也没有了。现如今,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到城里的时间比之前缩短了一半,就连卖粮食的价格都比之前高了一些,祖祖辈辈在这个庄子里呆了好几十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大庄村老党员吴西过激动地说,“以前村里的路实在是太烂了,庄稼收过后,都没人愿意来买,只有降低价格,大伙多少心里有些堵得慌,同样的粮食,卖不上价格,甚至有些小伙子找对象,一听是俺们村的,人家姑娘都不愿意来,感谢政府给我们村修建了水泥路,这下子我们进进出出就方便多了。”

提起村里原来的“泥水路”,大庄村村民王春亚打开了话匣子:“因为路不好走,俺实话实说,以前收购粮食的都不愿到俺村来,俺村种的农产品在本村销售都要比其他村便宜的多,我卖鸡蛋都费劲,车进不来呀!现在好了,买鸡蛋的车一下能开到家门口。”

大庄村村干部感慨地说:“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村民们都知道。前些年村里也想通过筹资筹劳的办法修建村内道路,但由于筹资难,加上村级经济薄弱等原因进度较慢,近两年,通过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和‘四好农村路’建设民生工程的推进,不仅村村修通了水泥路,而且户户也修通了,彻底解决了出行难问题,是党的好政策带我们走上了脱贫致富路。修的是路,富的是民,树的是碑,连的是心。”

“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使“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道路状况彻底改变,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的脱贫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聚焦痛点难点堵点提升政务服务环境

本报讯灵璧县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创业的痛点难点堵点,强力推进“五减三改两提升”,着力打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助力全县...

灵璧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灵璧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