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高校的技能扶贫实践 把技能送到家门口

安徽工人日报 2020-07-08 03:59 大字

5月20日是合肥工业大学技师学院灵璧分院建院一周年的日子。这是一个无法“轰轰烈烈”庆祝的生日。

受疫情影响,学校里的580余名学生只是在学校“生日”一周前才刚刚陆续返校。在各种技能实训教室里,学生们戴着口罩,在看完老师的手把手演示之后一个个跃跃欲试。

灵璧县地处安徽北部,劳动力资源丰富。对于第一批入学灵璧技师学院的580余名学生来说,他们是幸运的。几乎就是在家门口,这些学生可以享受到合肥工业大学这所教育部直属“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智慧和力量。

在围着机加工实训室里车工设备的一群十几岁的“大孩子”中间,徐婷婷显得很特别,因为她是其中的唯一女孩。

初中毕业后,徐婷婷自我感觉不是一个“上高中考大学这条路”的人。在宁波一家塑料制品企业打工的经历让徐婷婷“意外”找到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取向”——数控机床。

“正在想着怎么学、在哪里学的时候,突然看到了技师学院招生的消息,心里想着就奔这儿了。”徐婷婷说。

事实证明,徐婷婷的选择没有错。“我们对灵璧分院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质量监控、实训平台和师资队伍建设进行全方位的支持,让当地学生不用离开家乡就可以系统学习现代制造技术。”合肥工业大学技师学院院长田杰介绍说。

今天一座现代化的虚拟现实实训平台已在灵璧拔地而起。返校的同学们就可以根据自身专业需要,在家门口学习3D打印、计算机仿真、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技师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宏国曾经在灵璧县挂职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副县长。如今,在灵璧技师学院成立一周年之际,李宏国再度出征,担任合肥工业大学派驻灵璧县扶贫工作队队长。

二度来到灵璧县,李宏国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把设在灵璧县的这所技师学院分院建设好。“把学生招进来,就必须要对他们负责到底。”李宏国说,扶贫要扶志,帮扶要扶到根,因此教育扶贫特别重要。

在李宏国看来,具有高中学历或相当于高中毕业的学生,只要不懒惰,最起码能找到一份养活家人的工作。“我们的帮扶,就是要让那上不起高中,或者不想上高中的学生,都能从技师学院毕业,然后找到一份工作。”

这项教育扶贫实践也得到灵璧县的高度重视。灵璧分院的成立,被灵璧县县委书记刘博夫誉为该县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里程碑。“这意味着,灵璧走出的不再是没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农民工,而是具有现代工业教育背景的新型高技能人才。”

作为全国首家由重点大学创办的技师学院,合肥工业大学技师学院从一开始创办就带有一定的试验性。而在县城里开设一座学院的分院,更带有开创”意义。

本来,合肥工业大学开办全日制技工教育院校,其目的就是以培养社会紧缺的高级技工、预备技师等技能型人才为主。将技师学院开设到县城里,能否蹚出一条高校技能扶贫的新路子呢?

在灵璧技师学院校长尹成新看来,这个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得益于合肥工业大学师资力量的支持,学校会针对学生的兴趣及特长,让学生拿到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尹成新说。

据了解,在灵璧技师学院学习的学生在第一学年经过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储备之后,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都将主要在实训中度过。实训过程,不仅有师带徒式的手把手教学,还要进入企业进行顶岗锻炼。

“来这里学习的,大部分学生确实文化课成绩不好,不过他们总会对一门技能感兴趣。即使是什么兴趣都没有,我们也要培养他们感兴趣。”李宏国对此信心十足。他举例说,读了汽修班的学生,一开始感兴趣的或许并不多,但是把这群孩子带进各种汽车里,让他们开,让他们玩,让他们打开汽车看里面的各种部件,久而久之,还能不产生兴趣吗?

新闻推荐

救助站多举措关爱流浪乞讨人员

本报讯近期,灵璧县救助管理站深入开展流浪乞讨人员街头巡查劝导工作,确保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有效救助。该县一...

灵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