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路□余新峰
我的老家在灵璧南部的韦集镇陈圩村。家乡的路走了多少次多少路程已无法计算清楚了。从蹒跚学步到高中毕业长达十七年的岁月里,我几乎都是在家乡的泥泞土路上走过来的。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在本村的学校上学,全村其他各庄的学生都是途步赶过来,每天两个来回,虽然远的也只有三四里的路程,但路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走得很不顺畅。平时还好,一旦遇到雨雪天气,道路泥泞,走起来相当费力费时,途中还有无桥的小沟河长年水流不断,每次路过都要脱掉鞋子卷起裤腿赤脚蹚水来往。那时赤脚上学的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小学五年级时,我到另一个村里的学校上学,也是经常赤着脚来来回回,一是土路难走不如赤脚方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省鞋,能节省多穿一些时日。夏季,田里的高粱、玉米等农作物长得比大人还高,如果你一个人来回上学,路过田边的坟茔,很害怕很紧张,再碰上电闪雷鸣的雨天,唰唰的风雨声伴随着高粱叶子呼啦啦的恐怖声,更是让你提心吊胆毛骨悚然,胆小的人根本不敢路过。
初中是在区镇里的中学上的,来回一次近二十华里的路程。那时通往区政府的路面也很差,基本上也是土路,快到了区里才是砂礓路,一趟来回要两个多小时。为了少走路也为了节省时间,早晨上学时便把中午的饭菜带上,上午放学后就不回家了。课间把馍送到学校食堂蒸馏一下,放学后拿回教室吃,喝的是学校的馏馍水。八十年代初,我到县城读高中,通往县城的一条主干道也仅是砂礓石子混合铺成的路,直到城里才可以见到光滑平坦的柏油路面,当时感觉城里的路真平真的好走啊!
记忆中,有一次父亲带着哥哥和我拉着平板车到娄庄区的峨山上买石头,家里准备盖房子做地基用。当时我上初中也就十二三岁,在星期天的早晨,父子三人早早地吃完饭拉着车出发了,我坐在车上悠哉悠哉,好不惬意,就像一次外出游玩一样。路途很远,去时也没有什么感觉,回来时就根本不一样了,车上装满了沉重的石头,父亲和哥哥吃力地拉着走,而我也用绳子套在肩上帮助拉车。由于道路高低不平,走的又是沟边一条弯弯曲曲的土路,难走费力,不多一会儿,父亲和哥哥已大汗淋漓了,而我也不知不觉中冒出了汗。走呀走呀,感觉到回来的路好长好长呀!也不知道是下午几点钟才把整车的石头拉到了家,而此时我的肩上又红又肿,过了好几天才恢复过来。
还有一年的夏天,母亲背着我到外地看病,回来的途中突然下起了大雨,前后又不见村庄,母亲脱下她穿的褂子盖在我的头上身上,背着我踩着泥泞的路面深一脚浅一脚地继续朝家里走。途中停在一棵树下避雨,母亲用衣服帮我擦了擦脸又自己擦了擦脸,这时我看到了母亲的泪水流了下来。
由于行路难和交通工具所限等原因,有的人一生从未到过县城;患了急病的人有的没有及时赶到医院耽误了治疗而离世……家乡人祖祖辈辈走的都是这样艰难的路,过的就是这样艰难的生活呀!
“要想富,先修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家乡人民为了解决行路难的问题,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号召与支持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从村里到区镇的主干道渐渐地由泥土路变成了砂石路、柏油路,行路难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由于历史欠账多、修路成本高、地方财力不足、农民负担过重等问题,家乡的道路除主干道有所好转外,其它道路依然难走难行。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为了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长期落后等问题,持续加大投入,一系列强有力的惠农强农政策不断出台,投入逐年增多,农村面貌在日新月异变化中,特别是近十年来农村道路从“村村通”到现在的“庄庄通”,由过去的“水泥路”到现在真正的水泥路,出行难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四通八达、纵横交织、平坦舒适的一条又一条硬化水泥路连接着村与村、庄与庄、户与户。家乡的每一个人再也不用愁眉苦脸担心行路难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年年从家乡走出去到外地上大学、读研读博的、出国留学的大有人在;在他乡创业有所成就,成为企业家的不乏其人;外出务工在城里买房买车的更是多得很……家乡的父老乡亲时常由衷地感叹:真是做梦都没想到,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呀,乡下的路跟城里的路一样的好,农村的变化是这么的快呀!
行走在乡间道路上来来往往的私家汽车、骑着电动车笑逐颜开的人们,是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如今的家乡人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家乡的路,联通着城乡,联通着更远更广阔的远方。家乡未来的路,也一定会越走越通畅、越走越舒心、越走越宽广!
新闻推荐
扎根基层用坚守和奉献为青春立传 记灵璧县人民法院冯庙法庭法官杜彬彬
1989年出生的杜彬彬是地地道道的合肥小伙,但他却在皖北工作了9个年头。2012年,从华东政法大学毕业的他考入灵璧县法院,经过...
灵璧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