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丽:巾帼之花“疫”路绽放

拂晓报 2020-03-11 11:54 大字

[摘要]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丽:

连日来,三八街道港利社区工作人员奋战在一线,为广大居民搞好防控。李淑侠摄陈芳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广大妇女同胞纷纷投身抗击疫情斗争中。她们舍小家顾大家,不惧风险、迎难而上,忠诚履职、顽强拼搏,用实际行动为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巾帼力量,在战“疫”一线绽放最美芳华。让我们一起走近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女医生、女护士、女警察、女疾控工作人员,倾听她们的抗“疫”故事,感受她们在平凡的岗位为疫情防控斗争作出的重要贡献。

勇挑重担 争分夺秒抢救患者

3月4日下午,送走宿州市最后一位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刘丽长舒了一口气,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已在抗击疫情一线连续奋战一个多月的她终于可以睡上一个好觉了。

刘丽是宿州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已从医30余年。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她被任命为宿州市市级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面对新冠病毒肆虐,她不惧风险,逆行而上,第一时间参与到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中,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

刘丽每天奔忙在四县一区定点收治医院,积极开展指挥救治、科普宣教等工作,不断调整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方案,确保每一位确诊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科学合理的治疗。同时,她还关心爱护参与患者救治工作的医护人员,提醒大家做好个人防护。

每天一大早,刘丽就身穿防护服进入隔离病区,面对面、近距离接触患者,看舌苔、摸脉搏,详细了解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为了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她还为患者翻身、拍背,指导患者锻炼,鼓励和帮助患者咳痰,同时,注重患者心理疏导,打消患者心理疑虑。

她带领专家组密切监测患者病情,把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中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具有基础性疾病或病情进展较快的,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实行1天3次查房制度。对轻型、普通型病例实行提级管理,分别按照普通型和重型病例监护要求开展救治,及时掌握病情变化。

“在国家诊疗方案的基础上,全市所有确诊患者全部使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刘丽告诉记者,在患者治疗上,强调中医的早期干预,实行“一人一案”,由市医疗救治专家组制定诊疗方案,各级医生负责执行,有变化随时向专家组汇报。同时,与省级专家组加强联系并落实好相关指导意见。

2月8日上午,经过十多天的昼夜奋战和精心救治,伴随着患者的由衷感谢,宿州市首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张某某手捧鲜花,从市立医院出院。那一刻,一种职业的荣誉感在刘丽心底油然而生。接着,第二例治愈患者出院,第三例治愈患者出院……一位又一位患者被治愈出院,更加坚定了她和救治一线医务工作者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本报记者 刘春艳

灵璧县人民医院急诊急救中心副护士长陈芳:

主动担当 放弃产假奔赴前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陈芳毅然放弃了产假,将只有两个多月的孩子交给婆婆照顾,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最前沿,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退役军人的无私无畏、勇于担当的政治本色。

陈芳曾是一位军人,脱下军装的她坚持退役不褪色,依然用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这次疫情防控,陈芳积极向医院郑重递交了请战书。随后,又第一个在医院致全院医务人员的关于争当疫情防控志愿者倡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愿意随时遵照医院统一安排调遣,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陈芳所在的急诊急救中心是及时处置突发性疾病或人员重大伤害的应急救治场所,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初,科室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发热初诊预检和分诊。接诊大厅里,每天人来人往,在谈“疫”色变的情况下,预检医务工作人员面临的风险程度可想而知,而陈芳却不惧风险,视院如家,视患者如亲人,每天早出晚归,置身于患者之间,为患者量体温,仔细询问每一位患者基本情况,认真记录,依照处置流程规范操作,忙个不停,常常忙得忘记自己是正处于哺乳期的妈妈。

陈芳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与同事们一道,冲锋陷阵,她用对工作的热情和对生命的敬畏,在生与死之间为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护墙,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马建 

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公共卫生医师罗静:

不分昼夜 开展疫情分析研判

罗静是“85后”。1月16日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召开后,宿州市立即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1月17日起,她在接受相关培训后,便和同事们并肩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不分昼夜,连续作战,开展疫情分析研判、流行病学调查、风险评估等工作,努力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工作中,罗静随时都在关注着疫情最新动态,和同事们一起收集整理各方信息,结合宿州市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控措施开展情况,每天向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提供疫情报告,向决策者提供重要的疫情分析、走向及建议措施,为宿州市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罗静虽然不与病毒“面对面”,但同样繁忙辛苦。紧张、忙碌、争分夺秒是她工作时的常态。“在收到确诊病例信息后,不管当时是白天还是深夜,我们都会立刻行动起来,再三核实确认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密切接触者等关键信息,确保患者相关信息细致准确。”罗静告诉记者,必须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相关信息,这样才能及时切断疾病传播途径,避免更多人被感染,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疫情分析研判工作没有固定的时间,为了确保随时开展工作,罗静一直以单位为家,每天吃住在单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常常忙到凌晨,有时甚至通宵,第二天照常开展工作。 

近期,随着宿州市儿童预防接种门诊逐步恢复,罗静在做好疫情分析研判等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罗静积极指导相关工作人员科学、合理开展儿童预防接种服务,避免可能出现的风险。文/图 本报记者 刘春艳

市看守所女子监区巡控民警任甜甜:

以身作则 连续执勤做好防控

任甜甜出生于1991年,她长着一张娃娃脸,身姿笔挺,再穿上警服,整个人透出精神干练。2020年春节,对于任甜甜来说,是深刻而又难忘的。

2月3日起,市看守所实行封闭管理勤务模式,全所人员共分成两组,连续上班15天,任甜甜自愿报名加入第一组,成为了第一批封闭管理成员。

任甜甜作为一名巡控民警积极投身于这场防疫战里,她深知疫情防控任务和监管安全工作无比艰巨,责任重大,她担心自己太年轻,能力和经验不够,会出现错漏,所以每一项细节她都认真对待,不敢有丝毫马虎。

连续执勤中,任甜甜每天的工作都排得很满,高墙内的工作危险而繁重,每天保障罪犯的生活卫生,疏导管控好她们的思想情绪,协调好罪犯所需生活物品,确保罪犯在特殊时期的生活有条不紊。同时,针对疫情,为他们做好科学防护。除了坚持勤消毒、测体温等措施,还多次宣传讲解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引导她们保持个人公共卫生,确保每一名被监管人员绝对安全。为对抗疫情、阻断传播介质,任甜甜还及时组建新收人员隔离观察监室,主动承担起感染风险高的管教工作。对监区、监室的每一区域、每个触摸点擦拭、消毒,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卫生措施,将风险隐患降到最低。

“一进高墙22天,与世隔绝两不知。”在看守所封闭管理的528个小时里,任甜甜作为组长勇于担当,不仅把本组工作安排得妥妥当当,而且以身作则、关心同事,主动把白班让给身体不适的组员,自己担负起夜班的重任。在圆满完成看守所22天的封闭管理工作后,任甜甜又前往监管病房看护生病住院的女性在押人员。在押人员患病后身体和心理都产生了一定变化,任甜甜通过与她们聊天谈心,舒缓其焦躁情绪,使在押人员积极配合治疗。本报记者 刘晓琼

新闻推荐

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我们冲锋在前 宿州市立医院呼吸科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疫情就是命令!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宿州市立医院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防控方案,呼吸科作为新冠肺炎防治的第一线,全科人员纷纷...

灵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