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天天给卡点送热乎饭
■ 本报记者陆杨
2月25日一大早,王素华收到了村干部打来的电话。村干部通知她好好休息,因为村里卡点已经撤掉,志愿者们都已转移,“中午别再送饭了。”王素华这才意识到,该好好陪陪孩子了。
47岁的王素华是灵璧县韦集镇代家村村民,也是一名普通党员。从2月5日起,为了让防疫一线的志愿者吃上一口热乎饭,她和丈夫徐友鲜一起,每天中午将做好的饭菜送到村里的5个交通卡点。
王素华告诉记者,当地设立交通卡点后,她看到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很辛苦却只能吃泡面和榨菜,觉得应该做点什么。于是,她便与丈夫决定每天中午为志愿者们送饭。
记者2月10日曾采访过王素华。她表示,自己1993年就已入党,老党员应该做表率。她还说,她的孩子是残疾人,这些年多亏了党的政策,让孩子成长少走了不少弯路,“于公于私,我都应该为疫情防控做点事。 ”
记者最近再次联系王素华时,她已不再送饭,“目前和丈夫在家陪孩子,孩子读高二了,学习压力大。 ”王素华对记者说,20天的送餐过程中,她也一直被感动着:有人看到她家地里大白菜不够,便送来大白菜,甚至有人专门送来腌好的咸菜;当地一位卖煤气的老板,主动把自家的煤气卸下来给她用;卖大馍的小贩,也送了很多大馍给她。
20天坚持送餐一定花了不少钱吧?记者问起王素华。她回应说,没有算过细账,但与一线的医务人员和广大志愿者相比,“我花这点钱不算什么。”王素华说,她家在当地开了一处小店,有能力做点事情。
和王素华一样,旌德县三溪镇路西村一家农家乐的老板娘范秋华自2月6日以来,也一直在义务给村里卡点志愿者们做饭。每天中午和晚上,她都准时为当地三个防疫卡点的约20名志愿者送餐。
“疫情来了,我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上前线,总该在后方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2月19日,记者采访范秋华时得知,疫情发生后,她便主动揽下给志愿者做菜送饭的活。
2月26日,路西村的卡点已经撤掉了。范秋华坚持了半个多月的义务送餐宣告结束,但她又忙起了农家乐的复工事宜。范秋华告诉记者,当地至今没有一例确诊和疑似病例,她对未来信心满满。
范秋华的农家乐位于当地一处景点附近,集餐饮、住宿于一体,规模不小,经营已经有4年多时间,每年春节是传统的营业高峰期。但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停业至今损失不小。记者问起她的送餐花费时,她直言:“在抗击疫情时期能尽一点绵薄之力,很值得。一直以来,党和政府对当地农家乐发展非常支持,现在正是回馈社会的时候。 ”
新闻推荐
“余彬,可饿吗?我在家热了几个馒头,再炒个菜给你送到执勤点吧。”“现在卡点都很忙,别弄那么复杂,简单吃点就管,菜不要炒了送两...
灵璧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灵璧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