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满意是工作的唯一出发点和落脚点 记灵璧县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张平

拂晓报 2019-11-29 10:13 大字

张平是灵璧县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自2000年进入法院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民事审判工作第一线。从杨疃法庭到黄湾法庭,再到院机关,不论在哪个岗位,也不管任何时候,他都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从不挑三拣四。工作中,他总是力求做到精益求精,近年来所审结的案件数量居全院前列,是该院民事审判业务骨干,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办案能手。

“现在开庭,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本案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原被告双方是否申请回避……”“不申请。”11月26日上午,随着法槌的一声敲响,由张平承办的一起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在该院第11法庭正式开庭审理。法庭调查、举证、质证、陈述……一项项庭审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一切对于张平来说都是那么得心应手,因为这是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审判经验积累的成果。

张平告诉记者,他从小就有一个做法官的梦想,每当看到电视里的法官威严地坐在审判桌前主持庭审时,他既羡慕又钦佩。梦想的种子一旦种下,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它生根发芽。怀揣梦想,张平开始了为实习理想的奋斗之路。高考时他如愿考取了政法院校,进行了系统的法律知识学习,毕业后果断放弃当大学老师和律师的机会,毅然选择成为一名法官。

张平负责的案件大都为民间借贷、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公司破产等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该类型案件数量急剧增加。“比如说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纠纷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涉及面广,碰到这类案件,我们不能就案判案,而是要充分考虑案件裁判结果带来的社会示范作用和影响力。”张平认为,单就某个具体案件,审理起来并没有什么难度,但法官不能仅考虑个案的案结事了,还要考虑如何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采访中,记者询问张平有什么案件让他印象深刻。而他却笑着说,自己审理的案件都不是什么大案要案,但每一个案件对于当事人来说就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唯有坚守公平正义的底线和司法为民的理念,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对得起这身法官服和胸前的法徽。“我打从心底里喜欢法官这份职业,看着一桩桩一件件矛盾纠纷在自己手里得到解决,看到当事人脸上满意的表情,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张平朴实的话语中传达的是司法裁判者最基本、最朴素的价值取向和职业认知。

作为主持工作的副庭长,张平勇挑重担,主动承担庭室中的疑难复杂案件。“基层法院案件数量不断增加,案多人少的矛盾一直存在,今年以来我们庭室已承办了1000余件案件,但越是这样越需要我们讲担当、敢担当、能担当。”张平的话语铿锵有力。“工作中如果我们遇到疑难问题会第一时间向张副庭长请教,他会组织大家进行讨论,分析问题,帮助我们梳理思路,提供意见,并在法律文书制作上给予相应指导。”该院民二庭审判员赵芸如是说。在张平的带领下,民二庭团结协作,配合默契,11月19日该庭被灵璧法院授予“流动红旗”,以表彰他们在各项工作中的优异表现。

对于法官来说,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是工作常态。白天开庭、调解、接待当事人,只能利用晚上时间赶材料,制作法律文书。记者看到,张平的办公桌上一摞摞卷宗整齐地码放着。除了开庭和接待当事人,多数时候他或埋头阅卷,或制作法律文书,或查阅法律法规。截至目前,今年他已办理了420余起案件。

“案件无大小,群众无小事,只有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公平公正办理好每一起案件,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才能逐步累积起整个社会的和谐基石。”张平始终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本报记者 付雪芹

新闻推荐

老人买药迷了路 交警搀扶送回家

近日,一段灵璧交警搀扶迷路老人寻家的视频在网上发布,经新华网、央视网等媒体转发后,阅读量近200万,交警暖心举动引来众多网...

灵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