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文联副主席许辉: 1978年,有幸考入安徽大学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则“恢复高考”的消息,如一声春雷响彻大地,唤醒了许多人尘封已久的大学梦,许辉也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40多年过去了,这些曾经的年轻一代已成为睿智的长者,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回想当初那段艰苦备考的岁月,如今身为安徽省文
忆往昔艰苦岁月,积极备考
42年前,20岁的许辉在灵璧县向阳公社插队。据他回忆,受那个时候社会环境的影响,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们抱着扎根农村干一辈子的信念,做农活挣工分养活自己,到广阔天地里干一番事业。那个时候全县的知青之间都有来往,当时听这些知青和同学说有关考大学的事情,虽然插队有两年了,但许辉说,自己当时还真有点拿不准。“对我们来说,还没有上大学的概念,只觉得很新奇。”
听说他要去考试,家里人让他回宿州,有一个年龄大一点在工会工作的朋友告诉他:“把革命的事情放一放,去考一下大学。”于是,在没有任何规定复习资料的情况下,许辉参加了第一次高考。“当时把平常读的那些书,凡是与列宁、斯大林、毛主席相关的,都找出来看。”在插队期间,许辉写过一些诗歌,也发表过一些诗歌,所以对语文蛮有自信。1977年底的时候,只复习了一两个月,许辉就稀里糊涂地去考试了,他说第一次考没什么概念,也不紧张。只记得高考数学考了很低的分,语文比较高。“还记得当时有个初选,也体检了,但可能因为分数的原因,第一次没有考上。”许辉说。
虽然没考上,但大家也没什么心理波动。而第一次高考之后,很多知青们都意识到考大学的重要性,并回城复习了。复习了半年后,第二年七月份,他参加了第二次高考。许辉说,他没想过自己能不能考上,毕竟那时候和现在的高考不一样,积累了十几年的高中生,大量的考生都去参加高考,入学的人,和家里人说考上了大学,把生产队这边的事情都处理完了,9月上旬就去大学报到了。
看今朝祖国发展,倍感骄傲
年恢复高考制度,改变了数以万计青年人的命运,也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让沉寂已久的中国人看到了光和希望。几代高考生从田野、工厂、部队等不同的环境走进大学,接受期盼已久的教育,许辉无疑是幸运的。
许辉回忆,他上了大学之后,目标很明确,就是尽量多读书,也算是立了一个完不成的任务。只要一有空,他就到安大图书馆读文学书籍;利用每个假期走社会,到各地采风,那时没有一个假期是在家里过的。“我从安徽出发,自费到了大西北,甘肃,青海,柴达木盆地,还到过敦煌和北京。”
“那个时候的安大校园,比现在小很多,(上世纪)50年代建的苏式主教楼,非常宏伟,以前从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建筑。而最美、最浪漫的是夏天或者初秋的晚上,田野里、树枝间,全是萤火虫飞舞,非常有诗意。”许辉回忆。
毕业之后,许辉也走上了文学道路,他是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省作家协会原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散文委员会委员、茅盾文学奖评委,曾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美国、加拿大,已出版文学专著近50种,获多种文学奖。而他的短篇小说《碑》也成为全国高考大试题、上海大学等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大试题,中篇小说《夏天的公事》等入选北京大学等高校教材,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等权威选本。
被问及当初没有考上该怎么办,许辉说,如果没有考上,可能会回到城里,做个工人,或做个其它的工作。但其实自己也没想过,一直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真的没考上,还会再考,还是想从事跟文学相关的方向。
回望当年的高考,许辉说多亏有高考这么一个平台可以让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高考是一种改变,在中国,在高考的大环境之下,每个年轻人以后能够发挥特长和智慧,是最好的途径。“会觉得很幸运成为恢复高考后最早的大学生,高考对于人生蛮重要的,人生也需要一些平台和先决条件,没有这些,你以后的路会曲折一些。”许辉充满感慨地说。
万新宇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陈牧(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为确保贫困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工作顺利实施,惠残政策及时准确地普惠到位,宿州市灵璧县提前筹划、积极部署、扎实开展,稳步推...
灵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璧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