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桌演绎大生活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灵璧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宽了,车多了,居住环境变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特别是对吃也讲究了。的确,民以食为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念想,总是离不开吃。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出健康、吃出文化、吃出品味、吃出幸福,70年来,一方小小的餐桌上演着寻常人家的百味生活,更演绎出灵璧县农业迈向现代化的前进历程。
吃饱是头等大事
1938年出生的杨春茂脑海里,往昔的“味道”依然刻骨铭心。1953年,15岁的杨春茂从农村来到灵璧县农机公司当了一名工人。
“那时候,大部分人都在家种地,能进城当工人是很多人羡慕的事。”杨春茂告诉记者,那时每名工人每月只有十几元的工资,还有25斤面、半斤油的粮票,在当时1分钱一碗的茶,2分钱一个的鸡蛋都舍不得买,每天饭桌上只是红芋稀饭杂面馍。
在那吃不饱的年代,由于粮食紧缺,好面都要等过年过节,或者家里来客人时才舍得吃。到了上世纪60年代,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原本就短缺的物资更加匮乏。
“家家吃得都是野菜糊、四眼汤。”在杨春茂的记忆里,生活稍稍改善,大约是在60年以后。“看看现在,想吃啥都能买到,日子过得特别舒坦,这搁以前相当于天天过大年。”杨春茂满脸洋溢着幸福。
菜篮子结构多样化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随着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副食品供应逐渐丰富,食不果腹的日子渐渐远去,灵璧人的餐桌显得多彩而热闹。
“改革开放后,日子逐渐好起来,再也不用为填饱肚子而发愁。瓜果、蛋、禽、肉类等,市场上都可以买到。”1983年,灵璧县九顶镇高存现进入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改革开放初期,蔬菜品种虽然不太多,但是高存现家的餐桌上不再只有青菜、咸菜,鸡鸭鱼肉多了,偶尔他也会给孩子买些饼干、糖果、瓜子等零食。
“除了市场菜品越来越丰富,街上的餐馆也逐渐多起来,到餐馆尝鲜已不是新鲜事。”高存现说,那时候谁家有喜事,都愿意在饭店摆一桌,省事又有面子。
(下转第2版)
新闻推荐
8月1日15:00,烈日炎炎。在灵璧县灵城镇油厂106灵西闸支线,刘子敬、徐天翔正在紧张地开展带电搭接作业。绝缘服、绝缘帽、绝...
灵璧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