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扶贫”带偏了脱贫攻坚
“花钱有任务,项目有指标,不求效果佳,但求不扣分。 ”这是记者日前在基层采访时,听到的一些基层扶贫干部打趣的说法。略显夸张的言语背后,透露出扶贫干部对“指标扶贫”的无奈。扶贫项目草草报,扶贫资金打水漂
“转眼快一年了。 ”贫困户胡荣华说,“还是没有等到政府曾经承诺的分红。 ”每天经过村头的这片大棚地,他都会不由地生出埋怨。胡荣华是中部省份一个贫困村的村民,他所说的大棚曾是当地政府紧急上马的一个年度扶贫项目,然而钱花了却并没给他们带来实惠。熟悉内情的当地驻村扶贫队长告诉记者,去年年底,上级部门紧急下达产业扶贫任务,要求在30天内把打到村账上的产业扶贫奖金花掉。为完成任务,村里只好突击花钱,在没有经过科学规划和论证的情况下,花费140余万元,盖了140亩蔬菜大棚。
“要是账上的钱不花出去,上面来督查,又要挨批。 ”该贫困村一位基层干部无奈地告诉记者。为了能在2018年到来之前,顺利地花掉趴在账上的产业扶贫资金,该村隶属的县级主管部门找来一家标榜发展生态农业的大棚制造企业,为该村建设140万亩蔬菜大棚,并与该村签订扶贫(蔬菜)产业园合作协议书。然而,产业园建设运营情况让人大跌眼镜。 140亩的大棚,建成半年有余,收益甚少,且只带动了一户贫困户就业。
记者调研了解到,在脱贫攻坚中,为了防止乡村产业发展资金滞留导致种植养殖业奖补资金被退回、帮扶单位帮扶资金闲置、产业项目欠缺等问题,不少地方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制定了考核目标,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花掉上级发放的扶贫项目资金。然而,这种“限时完成”的指标考核,往往使基层干部“病急乱投医”,不求钱用得好,只求钱能按时花出去,扶贫项目草草报,扶贫资金打水漂。农户贷款企业用,扶贫变“发钱”
夏日炎炎,骄阳似火,66岁的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大路乡大路村贫困户张久持,热情招呼着在葡萄园里采摘的客人。得益于小额扶贫贷款这一金融扶贫政策,去年4月,张久持从银行贷款4万元,利用之前在葡萄园打零工学到的种植技术,承包3个大棚,种上了900株葡萄。
“以前一年也有5万块钱的贷款,说是给我们贫困户的贷款,但也没看到过钱,每年就拿3000元的分红。”张久持告诉记者,现在有技术又有钱,就自己干了。去年净利润有2万,今年估计能挣3万。与张久持一镇之隔的冯庙镇大王村贫困户王墩喜,根据政策可以享受到5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然而,由于被村里认定为缺乏技术和市场,以他和其他一些贫困户名义申请到的扶贫贷款最终以入股方式交由当地一家家具厂使用,他们这些贫困户则定期拿些分红。据了解,扶贫小额贷款是近年来广泛推行的金融扶贫政策,主要用于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发展中遇到的资金难题。然而,这一原本精准到人的金融扶贫政策,在一些地方却出现“跑偏”,变成一些企业低成本融资的新渠道。
安徽省农经学会会长胡桂芳表示,“户贷企用”从表面上看,似乎一举两得,既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让贫困户获得了一定收益。然而从长远来看,这样做其实等于变相给贫困户“发钱”,存在“泛福利化”的问题,并没有起到“造血”作用,难以形成贫困农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指标化、运动式”现状亟待改变
各地之所以出现指标扶贫的“歪风”,首先是当地扶贫工作主要负责同志缺乏担当意识。在指标上下功夫,上级主管部门来督查,看指标完成得都不错,对部分领导同志来说容易出成绩。其次,各地在没有充分了解贫困户需求的情况下去定奖补指标和贷款任务,让工作规划失去了科学性和精准性,“大水漫灌”助长了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无法有效地激发贫困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些基层干部呼吁,上级主管部门要改变扶贫考核的指标导向,防范利国利民的扶贫工作演变为“指标扶贫”。上级对于主管部门的考核要向实际成效倾斜,考核到扶贫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不能不看“疗效”只看指标。
胡桂芳表示,扶贫考核指标要少一些形式主义,多一些从实际出发。“基层情况千差万别,指标不能一刀切。 ”要充分发展本地的特色优势产业,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需求,因地制宜制定考核指标,让指标真正用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上,用在激发贫困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上。
据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以来,灵璧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整县摘帽”工作目标,结合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和“夏季攻势”,聚焦重点难点,集中主...
灵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