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为媒石为证大美灵璧迎客天下

拂晓报 2018-04-26 15:42 大字

[摘要]花为媒 石为证

虞姬墓园天一园一角奇石文化园镇园之宝——九龙壁馗塔雄姿天一园随处可见凉亭轩榭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内的宋代摩崖石刻现代农业博览园内鲜花盛开,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虞姬享堂钟馗文化园的光与影奇石文化园一景—绘月桥,桥名取自乾隆题灵璧石“绘月”二字现代农业博览园南国风光磬云山全貌

【全景灵璧】三元文化出古县,风景独好竞游玩,古汉墓群娄子关,韦集垓下金银山,尹集西北霸王城,下楼三水好休闲,九顶水库九顶山,渔沟奇石天下传,森林城镇数冯庙,高楼潼郡逾千年,古汴之阳虞姬墓,白龙探母在民间,灵城优秀旅游镇,奇石钟馗农博园,政府实施旅游+,打造徐州后花园,全域旅游新模式,全景灵璧展新颜。

灵璧县,安徽省宿州市辖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临泗县,西连宿州市埇桥区,南接蚌埠市固镇、五河两县,北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睢宁接壤。总面积2054平方公里,耕地181万亩,辖6乡13镇和1个省级开发区,总人口130万人。处于徐州都市圈、淮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辐射圈内。

灵璧县交通便捷。南临淮水,北倚中原,在对外开放的整体区间上,处于沿海与内陆梯次开放的接合部,是东进西出的“桥头堡”,是北上南下的“咽喉地”。京沪高铁宿州东站近在咫尺。泗许高速、徐明高速纵横交错。302、303、343省道横贯东西,201省道纵贯南北。宿淮铁路穿境而过,陇海铁路、京沪铁路紧紧相邻。横跨豫、皖、苏三省的新汴河过境后,通江达海。

灵璧,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地方

灵璧县是楚汉相争的古战场,传说人物钟馗的故里,是“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中华奇石的主产区,被评为“中国观赏石之乡”,灵璧石被誉为中国四大观赏石(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之首。素有“虞姬、奇石、钟馗画,灵璧三宝甲天下”之誉。

米芾拜石的故事。宋朝大书法家米芾拜石的典故趣味十足。他的书画造诣非常高,宋徽宗时官居书画学博士。他一生博雅好石,精于鉴赏。他生性诙谐古怪,好洁成癖,有人赠诗予他:“衣冠唐制度,人物晋风流。”米芾之好石,简直到了如痴如癫,无以复加的谑称。他因为整日醉心于品赏奇石,以致于荒废公务,好几次遭到弹劾贬官,但他仍然迷石如故,丝毫无悔改之意。一次,他任无为州监军,见衙署内有一立石十分奇特,高兴地大叫起来:“此足以当吾拜”。于是命左右为他换了官衣官帽,手握笏板跪倒便拜,并尊称此石为“石丈”。此事很快传播开来,人们都觉得他的行为好笑。后来他又听说城外河岸边有一块奇丑的怪石,便命令衙役将它移进州府衙内,米芾见到此石后,大为惊奇,竟得意忘形,跪拜于地,口称:“我欲见石兄二十年矣!”另一次,他得到一块端石砚山,竟一连三天抱着它入睡,并请好友苏东坡为之作铭。

灵璧石,又称磬石(八音石),产于灵璧县渔沟镇磬石山脚下。宋人杜绾在《云林石谱》中汇载石品116种,灵璧石位居首位。“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这是宋代诗人方岩对灵璧石发出的由衷赞叹。灵璧石的开发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尚书·禹贡》载“泗滨浮磬”:殷商时期有灵璧石雕制宫廷乐器——虎纹石磬的记载;《晋书》载:皇帝勒令镇西将军谢尚来灵璧采磬石以备大乐江左等。

灵璧石除磬石以外,还有更奇特的观赏石,其出产地也不限于磬石山一带,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如灵觉山、朝阳山、白马山、耳毛山、邵山、九顶山等,在县境中南部的大山,峨山一带也有少量的分布。从已产出的灵璧石来看,其真正魅力不仅在于天赋其内在的灵气和形态的神奇,而其质、形、色、纹皆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故乾隆帝也曾赞誉它为“天下第一石”。

霸王别姬的故事。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的最后决战,就在灵璧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进行的。那位著名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项羽,就在这里发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仰天长吟。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写道:虞姬容貌美丽,性情温柔,知书达礼,深得项羽喜爱。跟随项羽南征北战的绝代佳人虞姬,面对四面楚歌,兵败如山倒的绝境,唱出了“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霸王别姬悲歌,随后拔剑自刎而死。

相传,虞姬自刎后,项羽带着她的尸体,向南驰走,不料汉兵追至,项羽无可奈何地丢下了虞姬的尸体。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霸离铺”意指霸王别姬之处。项羽突围后,虞姬的尸体被来不及突围的楚兵移葬于“霸离铺”东2.5公里处,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虞姬村”,两处自得名以来,至今沿袭不变。

灵璧钟馗画的故事。灵璧钟馗画又称灵璧判子,它有别于其它地方木板年画或门神画作品,用手工绘画形式,有其独特的民间风味,历经宋、明、清各代,迄今经久不衰,尤甚在清代的灵璧古城内,画店林立,画商如云,清乾隆年间《灵璧志略》称:“每岁可售数万纸”、“画工衣食于斯”记载当时盛况。灵璧钟馗画在继吴道子之后,至宋元佑年间,灵璧置县时期,便有一批民间画家云集此地,初步形成钟馗画(民俗画)艺术中心。

北宋画家杨斐所绘钟馗,深得吴道子之味,气势伟岸;后居淮楚,与灵璧画家友情深厚,因传道子之法,为灵璧钟馗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南宋淮阴画家龚开,入元不仕,喜作钟馗墨鬼,笔墨酬和,妙趣横生,灵璧画家深受影响,钟馗画风为之一变,形象怪诞,风格新奇。清初,指画家高其佩出任宿州知州,时灵璧为宿州所辖,经常往来,对灵璧钟馗画家大加扶掖,使灵璧钟馗画创作水平整体得到提高。清人齐周华在《名山藏画副本·钟馗像赞》中赞道:“由吴道子画能通神也,无如天下传写,渐失其真,惟灵璧所画,往往不失吴道子原格,故世群推之。”1915年,灵璧民间钟馗画师翟光远绘制的钟馗画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荣膺金奖,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灵璧,一个旅游强县崛起的地方

灵璧县奇石文化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占地300多亩,其中水面80亩,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佳木奇石满园生辉。文化园中部水景,是全园的精华所在,汴阳楼为奇石园的主要观景建筑,灵璧的地标性建筑之一。汴阳楼命名是取自于古县城居汴之阳,兴建于唐宋,是古汴之上璀璨耀眼的一颗明珠。“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园中徽风皖韵的徽派建筑,使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园内八面看墙,反映帝王及文人与灵璧石的历史渊源;绘月桥、九曲廊桥、张氏园亭、万寿亭、公主亭、湖中岛等景点星罗棋布;凤仪门、来璧门,是因灵璧“北枕磬山、南横汴水、左跨鹿鸣、右歭凤仪”,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风水宝地。

灵璧县现代农业博览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全省首批省级现代示范园区——灵璧三河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总占地面积1500亩,由德国G&P建筑设计公司按照中国一流、世界眼光高标准设计,倾力打造集高新技术研发、试验示范、推广生产、教育培训、休闲旅游、养生益智、餐饮娱乐、生态环保等八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博览园。

主要建设农业科技展示馆、都市森林体验馆、沙漠植物展示馆、城市花园菜园展示馆等4大主题展馆。农业科技展示馆主要展示现代农技农艺和未来家居生活趋势,进行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实现栽培模式的多元化;都市森林体验馆模拟原始森林景象,展示热带雨林的神秘,充分表达“林在城中,城在林间”的美好生活意境;沙漠植物展示馆,汇集亚、美、非、澳四大洲标志性沙漠植物同室争奇竞姿,诠释荒漠植物顽强的生命力;城市花园菜园展示馆内,名特优新蔬菜荟萃一堂,环球名贵花卉云集争艳,展示灵璧百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灵璧县虞姬文化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东7.5公里处,南接垓下古战场,北临古汴河,园内虞姬墓于1986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园内建有虞姬展示区、虞姬享堂、虞姬文化广场、霸王展示区、霸王享堂、亲水平台、景观桥、书法碑廊、虞姬故事长廊、唐河水上景观等,虞姬墓冢墓阜高6米,基宽11米,墓侧有碑。颂虞姬碑廊由清代安徽巡抚冯煦撰写的墓碑文和著名书法家启功、舒同等书写的碑林构成。

园内建筑采用砖木结构,粉墙小窗,青灰色小瓦,内进雕梁画栋,结构巧妙。室内陈列着垓下和虞姬墓中出土的文物、有关的史料和诗词歌赋。墓碑上对联颇为伤感:虞姬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

灵璧县钟馗文化园,位于灵城西北角花山之巅,按照5A级景区标准打造。钟馗文化是由远古“大傩之仪” 衍化而来,在民间习俗礼仪中不断发展,其主旨是驱鬼辟邪,迎祥纳福。为了弘扬钟馗文化,将这一文化传承下去,灵璧县委县政府规划建设了钟馗文化园。园区规划占地面积3000亩,一期占地725亩,馗风塔、钟楼、鼓楼、送子阁、孝母阁、嫁妹阁、观涛阁等遍布其中,百步一亭,五十步一景,山体景观及环山水体景观交相辉映。站在馗风塔上,登高远眺,凤凰山、平山、花山、红石山、龙车山五山鼎立,环城叠嶂,连绵起伏,不禁浮想联翩,别有一番风情。

渔沟镇天一园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地处盛产灵璧石的千年古镇渔沟,位于苏、皖交界处,据灵璧县城40公里。它是一座收藏、展示灵璧石、字画、徽派三雕为主的古典园林,园林由惠贤堂、珍藏馆、天宝阁、仙鹤亭园林石公园等景点组成整个建筑既有苏州园林小巧秀丽之风格,又有皇家园林恢弘磅礴之气势,融苏徽两派建筑风格于一体,在江北展现江南园林的风味。园内曲径回廊、粉壁花墙、假山池沼、凉亭轩榭、奇花异草古朴典雅,清新悦目,独具韵味,移步换景、格调怡人。值得一提的是,园内建筑一砖一瓦、一木一石都是从江南古民居搬迁而来。这里的木雕、砖雕、壁雕艺术保持了原有的风貌,再现了古典艺术风格,具有考古和观赏价值。

园内藏石,大型园林石近千块,供石、案头石、庭院摆石近万块,草坪摆石、假山砌石、岸边镶石,几架琴桌皆有供石,所有的园林道路也都由灵璧石板材铺设而成,有力地凸显了灵璧石的主要特色。这里是石头的世界,藏石的王国,品位高,精品多,琳琅满目,俯仰皆是,像形肖物,惟妙惟肖,异彩纷呈。漫步其间,让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中一块红灵璧高11.7米,重138吨,色彩艳丽,蔚然壮观,仿佛壁立千仞,令人拍手叫绝。 

灵璧,一个民俗旅游凸显的地方

灵璧县,2017年11月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灵璧致力于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形成串点成线、连片成带、集群成圈的发展格局。

灵璧在挖掘农业文明上,注重参与体验,突出文化特色,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形成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教育展示、花草观赏、休闲垂钓、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景点,倾力打造了112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推出10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小白龙文化园、浩园果蔬采摘园、下楼程庙梨园等休闲观光景点吸引着城市人群接踵而至。

灵城镇、渔沟镇、朝阳镇、下楼镇等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采摘体验、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景点和作坊,促进休闲农业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近年来,灵璧县帮助、支持农民创办三星级以上农家乐11个,扶持农民发展休闲农业合作社,鼓励发展以休闲农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聚集村;强化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保护,创意挖掘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特色小镇。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休闲农业合作社、农家乐和小型采摘园,带动贫困村传统种、养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贫困村优质农副土特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彰显灵璧资源特色。“土”才是乡村旅游魅力所在。不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扬长避短,因陋就简,就土避洋,突出自我特色。从“吃”来说,灵璧特色的饮食业独树一帜。像灵璧的香油泡盐豆、麻油拌萝卜干、鸡蛋炒槐花、鸡蛋炒菜花、白芋葛子炒肉片、大块牛肉、大五荤等,让游客流连忘返。从“住”来说,木屋客店、草屋茅舍等作为旅馆,农家旅馆同样可以利用乡野民居,以现代生活设备为内饰,与自然融为一体。从“游”来说,提高品位,提高游客参与度,既留得住老人,又留得住孩子,推出亲子游、家庭游。精心设计出能够让旅游者深入农村乡间,观赏山水画景,体验民情风俗的乡村旅游项目。比如参与采摘、耕作等一切农事活动,食宿农家,餐桌上能够吃到“灵璧美食”,穿街走巷,能够听到家乡的泗州戏,欣赏大鼓、扬琴的音律。从“购”来说,地方风味土特产、奇石工艺品、奇石纪念品等系列旅游商品琳琅满目。

目前,灵璧县把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化整体发展结合起来,增加农家田园风光,挖掘皖北特有的人文景观,将原来分散在乡村各处的旅游景点,通过种植不同的作物、花草连接成旅游风光带,打造出“田园景观”,全景灵璧逐步形成,灵璧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不断提升。

本版文图均由灵璧县旅游管理局提供

新闻推荐

最美荠菜花

春天总归是美的,美在姹紫嫣红的锦簇繁花中,美在蜜蜂伴着蝴蝶翩翩起舞中,美在孩童们唱起的歌声中,然而春天却是短暂的,还没来得及细细欣赏,就已到了“花褪残红青杏小”的时节。早上从库房出来就看见...

灵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