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晴时泪不晴 悼念老社长江荣福 □宋建国

拂晓报 2018-03-07 18:26 大字

2月28日中午,刚刚吃过午饭,手机铃声响了,是同事王培打来的。拿起电话,听到王培声音低沉,说:“江社长去世了!”

“怎么可能?前些天我们还在一起相聚呢!”

“是真的,”他说:“江社长突然发病,送市立医院没抢救过来。”

真是让我难以置信。大年初三,我们几位报社老同事相聚举杯,同庆新年,回忆往事,互致祝福。老社长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怎么就走得如此匆匆呢?

此刻,心中一幕幕老社长带着我深入乡村、身体力行的身影在脑海中闪现,循循善诱、语重心长的暖心话语如在耳畔,关心提携的往事如在昨天。刹那间,泪水溢涌,模糊了我的双眼……

老社长啊,记得那是1983年4月,我跨进《拂晓报》社大门的第一天,是您接待了我,和我谈了话。您介绍了报社的光荣历史,述说一个新闻记者的职责,并亲手送给我一本厚厚的《新闻采访实践》,并对我说:认真把这本书看完,结合采访实践认真体会,你才算踏进新闻工作的门坎。好好地去干吧!

1988年春天,您和孙育海部长带着我去北京,为庆祝报社创刊50周年采访张爱萍、张震、邓岗、戴邦、林颖等老首长、老报人,亲眼看到您采访老首长时的大方、庄重,提问题时的得体,思考问题的深邃,细节考虑的周全,组织座谈时的细致,如同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采访实践课,也由此更加佩服您的能力和才华。

为了配合地委的中心工作,1993年春,您派我去采访万台织机的龙头企业——市地毯总厂。稿子写成后,您亲自编辑提炼出了三篇更有分量也更加响亮的标题:《机遇的魔力》《企业+农户的魅力》和《亿元工程的魄力》。这三篇稿件连续3天在《拂晓报》头版头条刊发,得到很高的评价。1997年午季收购时节,朱镕基总理来灵璧考察午季粮油收购情况。您亲自派我和摄影记者武正润前往采访。你审阅稿件时,把标题提炼为《敞开收购粮油,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一下抓住了总理考察、农民关心的问题实质。特别是武正润拍摄的总理一挥手,标题就是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的图片,获得了当年的中国新闻奖,实现了《拂晓报》社新闻作品获奖档次的新跃升!

我的采访实践在您的指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记得我拍摄的《假种子真坑人》的新闻图片,获得《中国记者》杂志的二等奖,并在《农民日报》《经济日报》刊发了。有人借此机会给北京的新闻主管部门写信告状,说我一稿多投,违反规定。新闻主管部门收到信件后,转寄给了您,让单位核实处理。当时,您让我看了信,问我那两张中央报纸是否刊登了。我如实作了回答。但那时我年轻气盛,非要找这个人去算账不可。江社长严厉地说,你坐下来冷静冷静!你多投了稿件,别人反映是正常的。你今天就写出检查,交给我看后,寄给新闻主管出版部门。江社长把语气缓了缓,嘱咐我:“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少犯错误。”老社长如重锤般的话语,敲醒了我。在这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把这句话牢记在心,逐渐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以及对自己的帮助,也更深地感受到了老社长寓教于无形之中的风范。

时间跨进1995年的春天,地委组织部来考察报社领导班子,在推荐报社班子后备人选时,我才得知是江社长向上级部门推荐了我,但这之前一点也不知晓。2001年,又是在事后知道是江社长力荐我任报社总编辑的。这些,让我从心底佩服老社长的为人,更加钦佩他的人品。

而1997年6月30日,迎接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个不眠之夜,让我感受到了他的不断进取和善于创新的识大局、办大报意识。当年,《拂晓报》是个四开小报,要把香港回归这件大事宣传好,四开报纸的体量的确小了。为此,老社长想试办一张对开大报。从选稿件、定图片、画版面,他一直坐在电脑前直到全面敲定。庄重、大气、彩色的报纸出来后,受到各方好评。也是事后方才得知老社长的用意,一是练练报社编采人员的大局、大报意识,二是检查一下印刷设备。就是这次练兵,为两年后转办大报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我就任总编缉、老社长去市政协任职之际,他告诫我说,你不要只待在办公室里,有空就走出去看看,多了解一些实际情况。报社的各个科室,也应常常去看看,不应只分派任务,不关心同事。接着他又说,干总编不熬夜是不可能的,你也应劳逸结合。这些谆谆告诫和暖心话语,成为我团结同事、努力工作、不断前行的动力。

时间已跨过午夜,老社长为报社发展辛勤操劳的场景一件件涌来。这些年间,老社长带领报社同事艰苦创业,印刷出版告别了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报纸由四开小报到对开大报,由周三刊变为日报,新闻采编队伍逐步发展壮大,编采人员的素质日益提高,报纸质量、报社效益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老社长啊,您付出的心血,报社员工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谁又能忘得了呢?

此时,手机骤然响起,于杰打来电话说:“老社长走了,我早饭后就赶往宿州,为老社长送最后一程。”此前的23点时分,郝晓军从珠海打来电话,问江社长走了是真的吗?

“是真的走了!”

“早知如此,春节就不来南方,我们就能在春节相聚了!”晓军急切地说:“建国你知道的,我和李晨阳说了几次,想请老江一聚,但一直未能如愿。老兄走得如此匆匆,连执手相看泪眼的机会都不给我,我真的很遗憾!”

我告诉晓军:“大年初三聚会时,还说起今年是报社创刊80周年了。老社长回忆起1988年报庆50周年时,我们一同在北京采访的情景,还说真快,一晃30年就过去了呢!”

3月1日,天公似乎也知晓了报社职工的情感:天幕低垂形同背景映出您的音容;春雨潇潇如泪挥洒送您最后一程。

一幕幕的景象在脑海中不断浮现,我仿佛回到了老社长领着我们历经艰辛、不懈改革、充满活力的年代,仿佛看到了老社长不顾风雪雨阻,深入乡村采访的身影。可以说,《拂晓报》社的一砖一瓦都浸染着您的依依深情,一草一木都缠绕着您难舍难分的眷恋。您虽然走了,但我相信,您的在天之灵一定会珍惜与报社同事朝夕相处的岁月,我也相信,《拂晓报》社也定会成为您在那边回忆最多、最难忘怀的一个驿站!

新闻推荐

经开区“接您回家”返乡就业“留您在家”共建家园

本报讯2月20日至22日,经开区集中开展“接您回家”活动,旨在大力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引导更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为园区企业招揽英才。活动期间,来自灵璧、泗县及埇桥区南部部分乡镇的在外务...

灵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