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不散的民间老调 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乡四平调

济宁日报 2021-02-02 08:28 大字

本报记者陈硕本报通讯员赵波胡亚摄影报道

婉转悠扬的高胡声奏出了历史的沉重与苍凉,也奏出了四平调诞生的苦涩与艰辛。

这就是2006年被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乡四平调。四平调是20世纪40年代末,流行于山东、江苏、河南、安徽等地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其声柔和,节奏舒缓,声腔四平八稳。

四平调的前身是砀山花鼓,这种没有高胡参与的花鼓戏,简陋单薄,在旧时代并不能为人所认可。于是,一群流落他乡的花鼓艺人,为了解决生存的窘迫,进行了艺术的革新。他们以花鼓的“平调”为男女唱腔的基础,广泛吸收其它剧种的音乐特色,并将高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引入戏中,融粹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四平调。长时间的流浪生活使他们对下层人民的艰辛有了深切的体会与同情,这也造就了四平调平易近人的艺术特色。他们中的邹玉震、杜学诗、杨学智等成为四平调的代表人物。1930年,大兴班成立,拉开了四平调发展的序幕。

经过十五年的艰苦探索,1945年,四平调正式形成。一年后,四平调首次登上了鸡黍舞台,并大获成功。随后,金乡前进剧社成立。1956年,“金乡前进剧社”改名“金乡四平调剧团”,四平调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或许正是那份脱胎于百姓生活的淳朴亲切,使饱经风霜的百姓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来自艺术的慰藉。这一时期,诸如《小借年》《陈三两爬堂》等优秀剧目层出不穷。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四平调艺人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些简单的动作,用一方戏台,说尽天下喜怒哀乐。咿咿呀呀的唱腔,婉转悠扬,穿越了半个世纪的风雨跌宕,传递着融于四平调艺人血脉中不能割舍的羁绊。

值得欣喜的是,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加强了对四平调的保护传承力度,活泼灵动的孩子们为四平调的复苏带来了新的生机。

中华之戏曲,民族之精魂。在繁弦急管的今天,古老而富有生机的四平调,始终守着一份不曾被时光冲散的温暖。

如今,逐步发展起来的剧团开始走上街头、走入大学,向更多的人展现四平调近百年的历史,也诠释着民间传统文化的爱与美。

过年

送戏

舞态

说戏

授课

传承

武戏

候场

上妆

补妆

扮上

新闻推荐

小草莓成为致富果

入冬以来,草莓自采成为冬日里市民休闲旅游的良好选择,砀山县内各草莓自采园的草莓供不应求,果农效益可观。图为市民在砀城镇...

砀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砀山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