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集镇“宅经济”助贫困群众增收

拂晓报 2020-05-21 11:48 大字

本报讯 今年以来,葛集镇因势利导,带领贫困户不等不靠、因地制宜发展宅经济,努力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

宅家直播,农村青年成“电商人”。毛雷庄村优果合作社的杨梦、高寨村清水合作社的闫东记、好果子电子商务公司的解猛等一批年轻人,了解到市场供求信息,在淘宝店铺、西瓜视频、抖音直播间等网络平台上叫卖砀山梨、黄桃罐头等农副产品。

一个多月下来,他们不但把本村群众的酥梨销售完,而且也把周边乡镇十里八村群众的农副产品带销了。其中优果合作社的负责人杨梦发货超过100车,发货总量超过300万斤,帮助1260余户群众解决了销售难的问题。并与北京市十荟团团购公司联合,分两批采购6400箱64000斤砀山梨慰问一线抗疫人员。

宅家开荒,脱贫户种下“希望桃”。“我把房前屋后的土地清理出来,种上了50多棵油桃树,等这些树苗长成挂果,稳定增收就更有盼头了。”范保良指着自己刚种上的油桃树说道。范保良是葛集镇范集村的建档立卡户,早几年依靠老果园改造、养殖等产业扶贫项目,加上自己在外地打点零工,2017年就已经光荣脱贫了。今年在工作队的建议下决定在房前屋后荒地上种植油桃这种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果树。“这些都是我家的希望桃,来年挂果了,家里的收入就增多了。”

打工何必去远方,务工也可在家乡。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稳就业工作,葛集镇及时掌握企业用工信息,就近安排有务工意愿的群众到车间工作,不但解决了复产复工用工难问题,也解决了群众就业增收的问题。目前,全镇昌海塑业、高泰铝业、茂源塑业共招收260余名当地群众务工。优果合作社、苏云、好果子等电子商务公司招收520余名群众做水果包装工,人均每日收入在200元左右,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和剩余劳动力的增收。(戴红梅)

新闻推荐

从“小众围观”到“大众狂欢” —疫情催动直播带货井喷观察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2000多年前,阿基米德曾这样说。如今,给你一部智能手机,你又能“撬动”什么?一场直播千...

砀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砀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