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工作队脱贫梦成真

拂晓报 2020-04-29 15:29 大字

“前几天刚卖了几只羊,我准备用卖羊的钱把羊圈再收拾收拾,把院里的空地也盖上羊圈。”近日,在自家的院子里,砀山县赵屯镇梅屯村66岁的“老羊倌”刘彦全打开了话匣子,“2014年那会儿,家里穷得叮当响。自打村里来了扶贫工作队,根据我的实际情况,给我申请了小额信贷,帮我发展养羊。从一开始的几只慢慢起步,现在我已经有39只羊。两亩梨园每年还有1000元的补助,算下来,一年能收入2万元,现在我已经光荣脱贫了!”

春到梅屯村,四处弥漫着泥土的清香,新修的水泥路通村达户。时间回溯到2014年,梅屯村是一个有着246户贫困户的贫困村。“听说市里来了工作队,说是要长期驻在咱们村里面,啥时候咱们村脱贫了,人家啥时候走。”那一年,市税务局派驻的扶贫工作队来到了梅屯村,听到驻村第一书记张敏慧说要带着大家摘掉穷帽子,还要发展产业带动大家致富,村民们都半信半疑。

工作队进驻后,通过大量走访全面掌握了村里整体情况、贫困群众的致贫原因、了解群众需求。针对贫困户不同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工作队坚持“一户一策”、量体裁衣,做到“精准滴灌”,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落实好帮扶计划、帮扶措施。

“想掌握一技之长,通过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的贫困户很多。”张敏慧说,“我们开展了特色种植产业扶贫,联系县农业农村局的专家开展技术指导,目前种植黄金蜜、阳光玫瑰葡萄等优质水果110亩,在去年的恶劣天气下平均每亩纯收益8000元,比种植传统的农作物每亩增收5500元。村里还成立了两个专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和1个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年均收入由原来的2000多元增长到4000多元,整整翻了一番!”

“我们还设置了保洁员、护林员、护塘员等公益性岗位,为外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岗位。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加就业技能培训,联系县城部分企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安排部分贫困户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张敏慧告诉记者。

经过不懈努力,2017年梅屯村已经顺利出列。“脱贫不脱政策,我们要继续帮下去,瞄准乡村振兴,让村里的百姓都富起来!”张敏慧信心满满地说。本报记者 路杨

新闻推荐

网络直播用户已达5.6亿 电商直播用户占全体网民近三成

2020年4月27日,浙江舟山,两位网红主播正在进行云直播,线上参与人数达到了50多万流量。人民视觉图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

砀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砀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