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产业扶贫有实招

拂晓报 2020-04-16 10:35 大字

本报讯 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是良方。近年来,砀山县始终把产业扶贫放在突出位置,因地制宜,通过发展车厘子、菌菇、草莓等特色产业,着力推进产业扶贫提质增效,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分享产业扶贫红利。

在砀城镇李屯村的车厘子扶贫产业园内,李光荣正在指导工人进行疏果,为车厘子高品质上市做最后的管理。据了解,该产业园是广德市对接帮扶砀山县所建项目,总投资330万元,有效带动李屯村周边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我们产业园建设了14个樱桃大棚,2个育苗樱桃大棚,每年集体分红是16.5万元,带动了36名贫困户就业。”扶贫产业园负责人李光荣告诉记者。

家住在产业园附近的马秀芝是李屯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从加入到产业园务工,每月可以挣2000余元,“在产业园工作以来,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掐花疏果,不仅学到了技术,每月还有2000元的收入,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有了固定收入,还能学到一技之长,这让马秀芝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我们还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在用工方面优先录用贫困户,增加他们的造血功能,确保他们稳定脱贫。”李光荣说。

除扶贫产业园外,砀山县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玄庙镇马良村菌之家家庭农场,脱贫户孙光桥正在挂菌棒。在基地工作三年来,他已熟练地掌握了菌棒的管理技术,走上了脱贫致富路。“俺家种了五六亩地,农闲的时候在家庭农场打工,一年能打十个月的工,收入大概在3万元左右,加上俺家地里收入和梨树收入,一年能赚到5万元,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玄庙镇梨花村脱贫户孙光桥高兴地说。

“通过产业扶贫,农场每年带动贫困户30人,我们下一步对贫困户的用工比重在逐步增加,好让贫困户能在这里学到一门技术,成为新型的职业农民,用他自己的双手致富。”菌之家家庭农场负责人蒋鹏告诉记者。

近年来,砀山县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一轴二带多园区”的总体布局,以黄河故道为现代农业发展轴;以101省道沿线为瓜菜生态农业带,310国道沿线为水果产业带,以原有产业园和新建扶贫产业园为示范点发展传统优势农业产业。根据贫困村、贫困户所具备的条件,充分尊重其发展意愿,引导其选择并发展绿色、高效的产业项目。2019年砀山县共实施11个到村项目,其中9个水果发展项目、1个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1个养殖项目;实施16051个自种自养项目,其中13267个水果产业发展项目,1411个蔬菜产业发展项目,1380个其他产业发展项目。  (本报记者 路杨)

新闻推荐

砀山县劳务产业激活农村经济“一池春水”

本报讯去年以来,砀山县按照“外联内促互动,输出回流并举”的思路,多管齐下发展劳务产业,有效激活农村经济“一池春水”,促进了...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