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学习行之二 “心”“行”徐州 精耕常态 □本报全媒体记者 伍旭峰 文/图

淮河晨刊 2018-08-08 15:13 大字

□文明沉淀到了徐州人骨子里□文明让徐州出落得更加美丽□文明是徐州发展的幸福底色

徐州,古称彭城;蚌埠,俗称珠城。

徐州,一城青山半城湖;蚌埠,满城山水半城绿。

徐州、蚌埠,京沪铁路线上的交通枢纽;徐州、蚌埠,淮海经济区域的重要城市。

徐州、蚌埠,楚韵汉风,历史悠久;徐州、蚌埠,人文相亲,地缘相近。

徐州、蚌埠,同于2017年11月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摘牌近一年,徐州市文明创建有哪些新的变化呢?他们是如何精耕常态、健全长效机制,防止各种不文明现象反弹和探寻整治不文明现象反弹的突破口的呢?带着希冀和亲近,淮河晨刊《文明的距离》全媒体策划报道小组一行2人,于8月2日早上7:20从蚌埠奔赴徐州,开始了继宿迁之后的第二站文明城市学习行。

眼之所见

街头走一遭,耳濡目染感受城市文明

现场一:8月2日上午,从铜山新区收费站驶入徐州市区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约15分钟的路程,途经珠江路、大学路、三环南路、泰山路、凤鸣路、解放南路,让记者眼前一亮的是每个十字路口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都非常人性化,红绿灯标识设置比较温馨。红灯时,“行人禁止通行”六个红色大字醒目地立在标识灯上;绿灯时,“行人安全通行”六个绿色大字醒目地跳了出来,而且每个十字路口都有“让”的标识。

行至泰山路,记者看到左侧逆向行驶的69路公交车车身和顺向行驶的82路公交车车身显示牌上有“刹车 请注意”几个字,温馨提醒左右车辆和行人,并滚动播放“文明交通从我做起”。

“哎呀,徐州还怪干净,抬头就能见到山,心情很舒畅;我们张公山没有它这么高、这么绿!”看到泰山路左侧的泰山和右前方的云龙山,同行记者苗成韬不由自主道。

现场二:8月2日17:20,从中山南路和王陵路交叉口往西走,记者来到王陵街道法治文化广场处。“走,小苗,我们去看看徐州的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咋样?”一进入王陵大院,“垃圾不落地 徐州更美丽”的宣传语映入眼帘,宣传栏里设置了一大块不文明行为曝光栏,这是在其他老旧小区未曾见过的。

17:35,记者由玉带西路往南走,路的左侧划定了停车位,10余辆小轿车有序地停在线内,车头朝北。

走到海郑巷和玉带路交叉口,偶遇两位遛狗的女士,她们手里牵着狗绳,沿着巷子里侧往前走。记者上前一步问道:“为啥要牵着狗绳遛狗呢?”两位女士答道:“文明创建对遛狗管理有规定,作为市民应当自觉遵守,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嘛。”“啧啧,这回答杠杠的,徐州市民素质还蛮高的!”记者心里暗道。

现场三:8月2日20:00,记者从徐州市中山饭店往北走到中山路和建国路交叉口,想探探路上交通秩序。由于地处主城区,两条路上车水马龙,非机动车道上人流、电动车流比较大。

20:14,记者在路口等了十来分钟,每当路口红灯一亮,“行人禁止通行”六个红字跳出,路两旁的行人会自动停下;绿灯一亮,“行人安全通行”六个绿字蹦出,路两边的行人则有序通行。反反复复等了七遍红绿灯,没有看到一人闯红灯,倒是通行期间有两辆电动车逆行。

正好身边有泉山区公安分局巡防大队李警官在执勤,记者上前就文明创建和他聊了起来,他告诉记者,自创城以来,尤其是2017年11月摘牌以后,路上闯红灯的人明显少了,街道路面变干净了,摆摊的少了,店外经营没有了,执勤虽到凌晨一点钟下班,但看到美丽的城市觉得很值。

心之所系

聚全民之力,让文明成徐州人共同追求

淮塔管理局孙景:

“每一个社区,都是创城的前沿;每一位居民,都是创城的主角。”

孙景家住奎园小区,创城带来一系列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实惠,小区变干净了,“堵心路”通畅了,幸福感确实在提升,但小区内乱丢垃圾乱堆杂物还是有的,一些不文明现象也在反弹。

虽然市里要求创建标准不降、任务不变、队伍不散、力度不减,区街也一直在狠抓长效机制建设,但她认为关键还是市民文明习惯的养成。比如人心的改变,孙景说,以前有些居民贪小便宜,谁家住得小一点,就把杂物堆到楼道,社区清理还有抵触情绪,现在创城摘牌后,大家都有一种荣誉感,思想慢慢转变了,都觉得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善身边不文明现象,这样大家的心情都很舒畅。

徐州日报社吴悠:

“作为记者,是创城的宣传者和监督者;作为市民,是创城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徐州2011年迈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行列;2015年开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17年11月决战决胜。文明创建的过程,也是吴悠作为记者成长的过程。

2016年7月,吴悠从安徽砀山考到徐州报业工作,儿时记忆中,徐州是个大城市,老家人看病经常来徐州;一来徐州报业,吴悠就跑口文明创建,从当初的不熟悉到后来的有感情,为此她策划徐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报道,撰写特色文章,宣传创建工作的突出成效、特色做法和先进典型,曝光创建过程中的不作为现象和不文明行为,让各类创建主体主动发声、现身说法,以文字和图片尽显徐州文明创建风采。她表示,正是公交车上让座的年轻小伙、为贫困户送冬衣的志愿者、帮空巢老人做家务的爱心人,促使她用文字和图片见证了徐州市创城的暖心瞬间,这些见证不仅让她体会到文明的内涵和意义,也为她努力写好每一篇新闻提供了动力。今后,在文明创建常态长效中她要更靠前一步、更深一层,采写出更多接地气、聚人气的精品力作。

徐州金融青年志愿者赵成志:

“我们志愿者本着‘三不畏\’精神,擦亮了这座城市的幸福底色。”

作为一名徐州金融青年志愿者,评价徐州市的文明创建,赵成志结合自身文明交通劝导员的经历与记者聊了起来。

从文明交通劝导活动一开始,赵成志就持续参与。“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参加志愿服务之后,赵成志感触颇深。志愿服务队有“三不畏”精神,就是参加志愿活动,要“不畏烦”“不畏难”“不畏言”。日常工作很繁重,但志愿服务活动是面向广大市民的服务,一定要“不畏烦”。“不畏难”就是志愿服务活动中会发生一些别人不理解的地方,要以劝导为主,不和他们发生冲突,如果实在有什么事情,就和交警、创建办联系。“不畏言”就是,好多市民对志愿服务不理解,会问你是不是被罚站了,或者你是不是驾校的考生,家长还有点不理解,说你们是工作去的,怎么会现在去站岗了?所以对各方面都要做一个清楚的解释。自从做交通劝导员之后,赵成志发现交警的工作真的是非常辛苦,有时还会遇到言语上的刺激,才切实体会到“一城文明风,满目和谐情”是多么的不容易。

彭城之“石”

集全民之智,总有一种模式给我们启迪

8月2日—3日两天的采访,让记者感到徐州和蚌埠一样,文明创建,润物无声,催开了一朵朵“创城之花”,谱写了一串串“文明音符”。特别是徐州市在构建长效机制、设立文明交通学习教育点、老旧小区建立垃圾分类“智换站”等做法,让记者印象深刻,觉得这些对于蚌埠市建立文明创建长效机制、防止各种不文明现象回潮,或许能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

启示一:从制度上保障长效机制建设。徐州市创建办综合组副组长胡炘告诉记者,在去年底徐州市制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机制的意见》后,各区各职能部门结合实际出台操作性强的制度规范,以实现创建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比如泉山区率先出台《关于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长效管理的实施意见》,针对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创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制定十项长效机制实现创建工作的常态化管理。云龙区出台《云龙区城市长效管理办法》,共计18条,完善运营机制,突出管理重点,加强工作保障,明确单位职责,继续保持高压态势,防止不文明现象反弹。市直各重点创建单位纷纷建立出台“文明城市创建长效常态管理实施方案”,内容涉及城建、卫生、交通、宣传、生态等方方面面,一方面延续过去有效的经验做法,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的监管模式,促进创建管理常态化。

启示二:在全市设立6个文明交通学习教育点,这种做法在江苏省属首创。采访中,徐州市创建办陆旸告诉记者,为让交通法律法规深入民心,徐州交警支队创新方法,在中山南路解放桥、复兴路与淮海路交叉口、复兴路与建国路交叉口等6处设立文明交通学习教育点,每处2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安装有大屏幕电视,有五排的桌椅板凳,还有一台考试机,大屏幕上播放着交通安全教育片,里面一起起交通事故多是因为行人和非机动车不遵守交通法规而造成的,事故中那些极具冲击力的镜头让每一位学习者感到触目惊心。陆旸还介绍,“文明交通学习教育点”的学习内容主要针对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等,在登记身份信息后,观看交通事故录像,现场讲解学习,抄写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体验执勤,填写《承诺书》,实行长效管理。在保证学习人对交通法规有初步了解,参加交通安全试题测试合格后,才可以离开。

启示三:在云龙区开启“蔬菜换垃圾”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据徐州市创建办陆旸介绍,为使生活垃圾有效分类,实现“变废为宝”,徐州市云龙区在世贸天观小区、军旅小区和先锋家园等部分小区,试行设立“智换站”,将积攒的生活垃圾分类打包,送到“智换站”换取同等价值的水果和蔬菜。置换的物品种类不仅有各类水果、蔬菜,还有米、面、油、蛋等生活必需品和一些日用品,全部明码标价,对比市场零售价还要便宜0.2元—0.3元∕斤。居民在每天早晨8点到下午6点,都可以随时前来兑换蔬菜,每一次垃圾回收和兑换蔬菜都会留有记录,以激励居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蔬菜有基地直供,垃圾与蔬菜之间有差价产生的利润,由政府部门统一调配,主要用于“智换站”的运行和支付工作人员的劳动报酬。此举试行以来,受到市民们的称赞。

□记者手记

创建重于行 长效精于勤

“文明创建的开展,改变的不止是环境,更重要的是居民文明意识的提升。只有这样,不文明现象才不会反弹,长效机制建设才会持续,关键在于平时的点点滴滴,通俗地讲,还是那句话,文明创建重于行,常态长效精于勤。”在徐州市创建办采访时,综合组副组长胡炘深有体会地告诉记者。

是的,对于如何防止不文明现象反弹和寻求整治不文明现象反弹的突破口,《文明的距离》全媒体策划小组第二站选择了徐州。从历史上看,徐州和蚌埠有着很多交汇,无论是楚韵汉风,还是近代淮海战役,乃至当代都植根于淮海经济区发展;从人文上看,徐州和蚌埠风土人情相似,地理位置相近,城市功能相仿。所以,当记者行走在徐州的大街小巷,或奔波于县区乡镇,感觉仿佛置身于蚌埠一样。采访中,几个被采访对象都一致地告诉记者,文明创建实实在在让改变发生在身边:市容环境变“美”了,交通秩序变“顺”了,老旧小区变“新”了,旅游景点变“靓”了,窗口服务变“暖”了。

两天的采访,让记者感到,徐州市文明创建的做法比较有特色,比如在整治交通秩序方面,道路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标识设置、礼让斑马线的持续整治、交通安全教育点的设置,都非常有针对性,富有成效;比如在老旧小区环境治理、部分老旧小区开设垃圾分类“智换站”、志愿服务等方面,也都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特别是针对如何保持文明创建的“不断电”,拉长文明城市建设的“续航里程”,坚持保持创建定力,全市上下做到“标准不降、力度不减、队伍不散”,杜绝“一阵风”的现象、歇歇脚的想法,继续针对短板弱项举一反三,完善长效机制,加强动态管理,做到“心底有责、眼里有活、手中有为”,筑牢保护创建成果的堤坝,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正如徐州日报社记者赵卫东所说:“我眷恋着彭城的山水风物,记诵着徐州的历史文化。二十岁前,我受她的文化滋养;二十岁后,我用文化反哺她的恩惠喜舍,不觉又二十年也。我融入创建、支持创建、享受创建,因为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

新闻推荐

武警宿州支队举行军营开放日活动

本报讯7月26日上午,骄阳似火,武警宿州支队举行军营开放日活动。来自埇桥区科技局、司法局、南关街道,以及宿州市第十一中学...

砀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砀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