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败与韩信之死 □邵红梅
秦始皇出巡,项羽观之曰:彼可取而代也!刘邦观之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由此可见,楚汉相争的两位主角皆是志存高远之士。
翻开厚厚的《史记》,我们看到楚汉相争的过程基本上是:刘邦不是在逃跑的路上,就是在收拾行李准备逃跑。而让他如此狼狈的人,是在他后面骑着高头大马、八面威风的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出身贵族,精通兵法、机智多谋,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24岁随叔父项梁举旗反秦,一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巨鹿之战,项羽引兵渡河,破釜沉舟,自绝后路,以三万精兵击败八十万秦兵。造就了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一生带兵作战七十余次,几乎无败。可以说,项羽称得上是常胜将军。
刘邦,出身平民,一介布衣,生性不羁,是个在社会上混吃混喝的小小亭长。如若不是接了个倒霉的差事——押送徒役去郦山。途中因徒役逃跑面临被杀的处罚而亡匿于芒砀山中,估计刘邦不一定会起事。刘邦提三尺剑闯天下已是48岁的中年大叔,早已过了创业的最佳年龄,而且白手起家,无根无基。带兵打仗,几无胜绩。无论从哪方面讲,项羽的优势都碾压刘邦。可令人想不到的是,楚汉相争的结局却是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刘邦则一统天下,缔造西汉王朝,成就大业。
一
楚汉相争的开端,始于鸿门宴。那时的项羽,占有绝对主导地位。他本可以在鸿门宴上借机灭掉刘邦,以绝后患。然而,由于其自身性格的优柔寡断而放走刘邦,为他悲壮的人生埋下了祸根。
项羽英武,力能举鼎,有万夫不当之勇。他崇尚武力,认为武力可以征服一切,很少使用诡诈之技来破敌。他战巨鹿,袭彭城......每一次都是披甲上阵,身先士卒。鸿门宴之所以不杀刘邦,一是因为刘邦谦卑“谢罪”的说辞满足了项羽的虚荣心;二是项羽为人爽直、光明磊落,他不屑于暗箭伤人之事,他不想用计谋除掉刘邦,以免给世人留下话柄。再者就是他高傲狂放,从内心瞧不起刘邦。尽管范增事先分析了刘邦“其志不在小”的野心,力主杀之。但项羽认为刘邦不过是个酒色之徒,成不了大事,不足为虑,他根本没把刘邦当成真正的竞争对手来对待。
从这一点上说明项羽胸无城府、缺乏远见卓识、谋事不深。
项羽的悲剧性格还表现为自矜功伐,自大自信。
秦末,天下纷乱,各路诸侯奋起反秦,人人都认为这是时势造英雄之际,然而项羽却说要英雄造时势。因为他自信自己是天下无敌的英雄,在万敌之中可进退自如,指挥百万雄兵能得心应手。除秦安民,平定天下,非他莫属。
项羽的另一方面还表现在恃才放旷,自视清高,不能知人善任。
韩信曾效力于项羽的麾下,当时虽是小卒一个,却显露出了军事方面的天才,他虽未参与作战方案的谋划,却对项羽的作战思路和战法意图了如指掌。钟离昧发现了韩信的奇才,推荐给项羽,让项羽授韩信要职。可项羽对自己过分自信,目中无人。他虽然也知道韩信善谋略,对统兵有独到之处,但他瞧不起这个曾经的胯下小人,他认为韩信这样的人如果当了将军那是对他项羽的不敬,会给他丢脸,所以不用。
范增看出了韩信的过人之处,对项羽说韩信有惊世之才,可抵百万雄兵,要么重用,要么杀之,否则有朝一日可能会对项羽构成威胁。但项羽根本不纳良言,韩信就在身边,不用不杀,任其去留。
后来韩信弃楚投汉,为刘邦日后打败项羽夺取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不用韩信,可以说是项羽最大的失误。
项羽若抓住时机除掉刘邦和韩信其中一人,也许就没有后来“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鸣。
项羽虽然兵败垓下,但他仍有机会渡过乌江,重整旗鼓,待机再举。但他没有,霸气的他不肯低下高傲的头颅苟且偷生。他输不起,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包羞忍辱”和“卷土重来”之说,不成功,便成仁。于是,他选择了自刎。
这就是项羽,高傲凛然。他是战场上的帅才,却不是善变的谋士。也可以说他是坦荡的“君子”,在同刘邦这样善变的“小人”的斗争中,自大的性格足以毁掉他。这样的人,虽可称霸一方,却难成为治世的君王。
二
韩信是个落魄的贵族,在军事上有绝世才华。早年家境贫寒,衣不蔽体,食不饱腹。“漂母饭信”是他落魄时的境遇,尽管当时穷困潦倒、靠乞食为生,但他却十分自信:“吾必有以重报母”。因为他自信自己不会永远这样,他在等待时机,时机一到,他立马便会出人头地。同理,之所以能忍“胯下之辱”,也是因为他志向远大,能屈能伸,不争一时之高低。
胸怀大志的韩信决不可能默默无闻度过一生,他要做出一番辉煌的事业惊动世人。
韩信同项羽一样,骨子里是孤傲清高的。在项羽营中得不到重用,那就跳槽呗!于是来到刘邦旗下,刚开始也不得志。虽然夏侯婴欣赏他并向刘邦推荐,但刘邦并没觉得他有什么出众的才能,只给他一个小官做。韩信感觉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不甘屈就。于是,又跳槽走了。萧何深知韩信的旷世奇才,于是月下追回韩信,向刘邦力荐韩信之才乃“国士无双”,不可不用。刘邦纳言,拜当时无任何战功的韩信为大将军,统领汉军。韩信不负萧何的力荐、刘邦的信托,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
就是这样一位“功高无二,略不世出”的“王侯将相”,为西汉江山立下赫赫战功的军事天才,却在平定天下后遭到了诛杀的下场。这样的结局,不能不说是一场人生悲剧。
韩信虽善统兵,却不善谋政。在韩信平定齐国后,曾向刘邦讨封,大意是:“齐国现在的局势尚不稳定,请允许我做个代理齐王管理齐国”。此时刘邦身处困局,需要韩信援兵。此刻讨封,无疑是对刘邦的要挟。刘邦是何人?是志取天下之人,岂容你随意要挟!虽然后来刘邦封韩信为真正的齐王,但内心是不情愿的。谁敢说刘邦不会因此记恨在心?为他日后对韩信的忌惮埋下祸根。
战时讨封,居功自傲,显示了韩信在政治上的不成熟。
韩信的另一方面表现为刚愎自用,矜才自傲,盲目自信且不善自保。
刘邦曾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刘邦问韩信:“你觉得我能带多少兵?”韩信答:“最多十万。”刘邦问:“那你呢?”韩信自豪地说:“多多益善。”刘邦笑说:“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被我捉住?”韩信说:“陛下不善于带兵,但善于统将,这就是我被陛下捉住的原因了。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们努力所能达到的。”虽然后面的话恭维了刘邦,但刘邦心里明显不舒服。韩信说的是实情,但说的太直白,不够艺术,说明韩信不谙人情世故。
韩信在战场上能做到“战必胜,攻必取”。但其生性善良缺乏刚性,是个性情中人。在楚汉决战之前,项羽的说客武涉劝韩信保持中立。蒯通劝韩信自立为王,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蒯通给他分析局势说:“你之所以能活到现在,是因为项王还存在。如果项王今天被消灭,你的死期也就不远了。你和项王有旧交,何不反汉和楚,三分天下!”韩信回应:“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意思是:汉王对我有恩,我不能背叛他。据此,体现了韩信知恩图报的性格。他认为汉王对他有恩,就应该报答。但他不知道,刘邦是权谋高手、优秀的政治家,把江山社稷的稳固看得高于一切。韩信手握兵权,且军事才干卓越、功高震主。这对于刘邦来讲,是个威胁,潜在的“定时炸弹”。你让他何以心安?
韩信遭诛杀的缘由是谋反。虽然他谋反的意图是被刘邦的猜忌和打压“逼”出来的,有些冤,但终究是有了“反”的想法。
后人评说韩信在最具有谋反条件的时候不反,却在穷途末路的时候想反。看得清一时一事之情,却看不透大江东去之势,不识时务!
三
作为楚汉相争的重量级人物,项羽和韩信在军事上皆是不世之才。二人的人生悲剧,除客观因素外,其性格上孤傲清高、自信自大、不纳良言的缺陷占据重要因素。性格决定了他们的命运结局。
如果项羽当时重用韩信,如果韩信听从蒯通的规劝……历史将会被改写,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相对于项羽和韩信,刘邦在隐忍坚韧、机智多变、知人善任、纳谏容人、自我认知上更胜一筹。基于此,刘邦完成了从平民布衣向九五之尊的华丽转身。
项羽虽然败了,在后人的心目中却是一世豪杰、千古英雄。这在中国“成王败寇”的传统文化里是个特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样的壮怀激烈,这样的豪情坦荡,千古之下,唯有项羽!“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样的惋惜之情,千载以来,唯有项羽。
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和“十面埋伏”等经典战役,至今为人们乐道传诵,他的战绩令后人望其项背。“汉初三杰”、“汉初三大名将”的称谓,他一人两席,其名望令后人难以企及。
楚汉相争四载,后人评说千年。时代的兴衰,朝代的更迭,文明的进步和荣辱的交割,需要英雄人物登场演绎。项羽、韩信、刘邦在楚汉相争的舞台上,用各自的智慧才能演绎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壮怀激烈、悲惨离场、凯歌前行。无论成功失败,他们皆是英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星。虽斗转星移千年,却闪烁耀眼依旧。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李艳龙记者何雪峰)4月18日,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为砀山县14家挂牌企业集中授牌。自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立以来,砀山县积极鼓励和引导本地优质企业在省四板挂牌(上市),2013年至2017年累...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