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养我长大 我陪您变老 □陈成光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一直是那个穿着粗布褂子、勤劳朴实的中年农村妇女。如同朱德在回忆他的母亲一文中所描写一样,大致,在所有离家在外漂泊的游子的记忆中,母亲都是从儿时的最初含辛茹苦哺育成长定格到少年离家时的中年妇女形象。
经过多年的岁月沉淀,所有有关春节的记忆都已浓缩为对母亲的思念。母亲就是那个个子不高、身穿粗布上衣的人,就是这样一个貌不惊人的平凡母亲,用她那并不魁梧的身材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供养出父亲和我们弟兄三个共计四名大学生。
母亲出生在一个兄弟姊妹众多的大家庭,自童年起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作为长姐的她,下有四个弟弟、两个妹妹,迫于家庭生存压力,只上过不到一年的小学就辍学回家,过早地承担起家庭重负,既要侍弄年幼的弟弟妹妹,又要包揽一大家人洗衣做饭等繁重的家务劳作。
在那个挣工分的年代,外祖父家人口众多,为弥补工分缺口,才十几岁的母亲就跟随外祖父拉板车到百里外的南山上拉石头挣钱,出发时,母亲掌辕空车拉着外祖父,回来重车,外祖父掌辕,母亲跟着拉边套,早上天不亮出去,深夜才拖着几近虚脱的身体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家中,一天一个来回,有时一月一天都不歇息……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母亲和父亲结婚后,依旧丝毫没有摆脱生活困顿、辛苦劳作的境遇。在外婆家,尚有6个尚未成家的弟妹需要帮衬;而在家,上有年迈多病的公婆需要奉养,下有我们兄弟姊妹几个需要照料,白天在田地里劳作一天,晚上还要点起油灯,纺线织布,补衬着全家的生活。在中学代课的父亲也只有在周末,才能够搭把手料理一下田地里粗重的农活。
沉默寡言的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平时东邻西舍谁家有需要帮忙,母亲从来没有说过不,丢下自己家的事,也要忙活起来。
而在骨子里,母亲是个争强好胜、不甘人后的人。在母亲的辛苦劳作和辛勤操持下,上世纪80年代初,家里成为村庄第一个盖新房的人家、拥有全村第一台电视机的人家……
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家庭里,母亲是付出最多的一个人。上世纪80年代初,身为民办教师的父亲凭借着自身的努力,考入砀山师范,母亲把家里养的鸡下的鸡蛋一个都不舍得吃,积攒在一起,一周到集市上卖一次,全部供给父亲在学校里开销。父亲毕业后工作不久,又考入淮北煤师院进修;紧接着我和三个弟妹陆续上高中、读大学,而那时候,作为乡村中学教师的父亲工资微薄,甚至长时间不能发放,母亲在家又摸索着种起了大棚西瓜,不但把我们兄弟三人都送进了大学,还在全村率先装起了电话……
然而,母亲却也因此留下了病根,几年间,在瓜棚内潮湿高温与瓜棚外的刺骨寒风侵袭下,让母亲不知不觉中罹患了类风湿,手足关节严重变形,甚至失去了知觉。作为儿女,平时习惯了被母亲呵护,却极少关注到母亲的身体在一天天地衰老;总是强调工作忙,却没注意母亲留给我们的时间在一天天变少。在我的印象中,母亲还是40多岁的模样,而不成想随着岁月的消磨自己也已迈过了四十的门槛!
四年前,母亲又罹患大病,一年内三次手术。依稀记得,在母亲第一次手术,等候在手术室外,当医生告知手术中的化验结果时,多年没有流过眼泪的我泪如泉涌。在陪母亲去北京检查时,看着她蹒跚着脚步紧跟我在医院穿梭的样子,我第一次感觉到母亲老了,虽然有我们陪伴着,她欢快地像个孩子!
母亲第一次手术后,远在新疆部队服役的三弟还没结婚,作为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三弟的事成了她最大的挂念。当年春节,三弟返乡探亲举办了婚礼,去除了母亲的一块心病。如今,三弟家的闺女已逾周岁,母亲拖着病体,不顾劳累,又给远在外地的三弟带起了孩子。
今年春节,回家过年期间,母亲又规划着过了正月十五,开始动工,将家中老屋推倒重建新房。“这间是你的,那间是……”母亲的态度和语气不容置疑,其实,我们打心眼里不愿意再让母亲操这样的心,只盼望着她能够开开心心、安安静静地度过晚年。但母亲的态度这样坚决,我们只好顺着她的意思帮她完成这个心愿!
您养我们长大,我们陪您变老。母亲,你的儿女现在没有别的心愿,只想着上苍能赐给我们更多的在一起的时间,让我们绕你膝前,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新闻推荐
2月5日夜间,立春后的皖北依旧寒风凛冽,砀山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巡逻警员却用实际行动温暖了整个寒夜。当日夜间凌晨2时许,该所警员张申、李共团驾驶车辆开展治安巡逻时,发现一中年妇女蜷缩着躺在路旁...
砀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砀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