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古人的厕所革命本报记者 王星

宝鸡日报 2017-12-08 16:44 大字

美国教育学博士朱莉·霍兰曾历时 8年研究厕所史,写就了《厕神:厕所的文明史》一书。她认为,文明并非缘于文字的发明,是由于第一个粪坑的出现,人们才不再到处游走躲避粪便,从而最终定居下来形成古代文明。

今天,我们的话题就从平时大家常常讳言的厕所谈起。说到厕所,特别是古人的厕所,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味儿”,那可是“脏、乱、差”的代名词。殊不知,千百年来,这方不登大雅之堂的角落却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的文明程度,也为中国的农耕文明贡献着力量——

俗话说:人有三急。厕所虽小,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厕”的原意,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 :“清也。”意思是,厕所是清除污物的地方。我国早在古代就有了公厕、私厕之分,并出现了冲水马桶的雏形,男女厕也有了明显的区分。这些古人的“厕所革命”在今人看来匪夷所思,但厕所里的文明却一直存在。

上厕所不能随便上

《周礼·天官》中有这样的记载,“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这句话的大意是,宫人专门负责给周王打扫房间卫生,建厕所,清除不洁之物,消除臭气。这里的“匽”,就是古代的厕所,又称“偃”。依东汉学者郑玄注解,“匽”,就是路厕。清代学者王念孙则认为,“井匽”是隐蔽的厕所。

看一则小故事:姬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人称晋景公。一日,姬獳饭后肚子胀,就去上厕所,谁承想淹死在了粪坑里。您没看错,这就是《左传·成公十年》中用八个字记录的一位史上死得最离奇的君主,“将食,涨,如厕,陷而卒。”

这种憋屈的死法,颇具戏剧性。从史料上看,最早的“厕”,一般是挖出一个很大很深的坑,筑墙围成,俗称“茅厕”,十分简陋。而这种简陋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中国人一直有“尚洁”的民风,这股风气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就是民众重视卫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将厕所进行改进。相比先秦时期的“坑厕”,秦汉时期的厕所有了很大改进,也再没有王侯跌入厕所致死的传闻。

秦汉时,厕所称为“厕”“圊”“溷”,它不再是皇族宫室和官府的“专属”,也成了市井百姓家的“标配”,甚至在街衢上还设置了公厕。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推出的《陶语诉春秋——古代陶瓷与文化生活展》常设专题展中,在“陶制的人生”部分,展出了两件院藏的汉代陶厕,这两件文物就出土于宝鸡地区的普通汉墓中,作为寻常百姓家的“老物什”,反映了本地汉代人的社会生活。

时间到了唐代,在管制上有了专司厕所的宫廷官员“右校署令和丞”等,而宋代京城内下水管道发达,还出现了专业的清除粪便人员。这表明,中国古代曾有过辉煌的“厕所文明”。

古时,厕所既然是污秽之地,少不了被人们避讳,由此而来的,也有一些雅称,如“更衣”“解手”“出恭”等,表达的都是上厕所的意思。今日,我们常说“上厕所,下厨房”,其实在古时便有了这种说法。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陈列研究部工作人员贾婉清解释说:“这种说法,实际上和汉代厕所的位置有很大关系。”在汉代,厕所一般建在院子北面偏东的地方,因为北是水位,东是木位,古人认为,水生木,木位含有耕种的意思,考虑到积肥的特点,厕所就建在这个方向。同理,东为木位,南为火位,木生火,所以厨房要建在南面偏东的地方。根据地图的绘法,有上北下南的规定,“上厕所,下厨房”就由此产生了。

汉代就讲究男女分厕

先秦时期,厕所就有选址和建筑的标准。《墨子·旗帜》载:“于道之外为屏,三十步而为之圜,高丈。为民溷,垣高十二尺以上。”所谓“屏”,就是围墙作厕;“溷”则是古人对厕所的另一种叫法。围墙周长“三十步”,超过了 40米;高一丈,超过了 2.3米。

到了汉代时期,厕所的形制与现代已经没有区别。此时,就有了马桶的雏形。现代考古中,也发现了不少古代厕所。在河南商丘芒砀山梁孝王刘武墓中,就发现了一处内有完整石质坐具的厕所,而且可以用水冲洗,此厕距今 2000多年,被认为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水冲式厕所。

古代的厕所,很多时候男女共用,讲“先来后到”。但从现代考古出土物来推断,男女分厕最迟不晚于汉代。在汉中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一件出土于西汉末年王莽时期的绿釉陶厕。这座陶厕有房顶,山墙一侧开有两个门,厕所里有墙分隔,门外亦有一道短墙,区分男厕与女厕。

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院藏文物中,有一件汉代陶厕,通高 21厘米,直径 36厘米,为长方形,分上下两层,整体结构像现在农村盖的起脊瓦房。上层两侧对角分建两座厕所,其大小基本相等。博物院工作人员表示,这件陶厕很有可能也是男女分厕的“实物”证据。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有了男女之分的厕所,显示出古人科学的卫生观念。

时间推移,到了晋代,厕所不仅越来越讲究,还出现了不少“豪厕”。西晋时,大富豪石崇家的厕所称得上华美绝伦。据《晋书·刘寔传》记载,“有绛纹帐,裀褥甚丽,两婢持香囊。”就是说,石崇家的厕所,配备各种香水、香膏供客人洗手,十多名侍女恭立侍候客人上厕所。客人如厕后,侍女们替客人把身上衣服脱下,换上新衣。《世说新语》里讲,有一次,西晋大臣刘寔拜访石崇,如厕时看到厕所里有绛色蚊帐、褥子,还有婢女捧着香袋侍立,赶忙退出来,笑着对石崇说“我错进了你的内室”,然后改去了别处的厕所。

别惊讶,这就是 1700多年前古人曾使用的厕所。

资源循环利用的中转站

据史料记载,周代的厕所已设有漏井,秽物可自然落下池内,近代学者尚秉和就此在《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厕溷》中认为其“颇与今日之洋茅厕相类”。所谓“溷”,最初专指猪圈,秦汉以后,才有猪圈与厕所两重含义。

为什么汉代的厕所要和猪圈建在一起呢?

西汉时期,农学家氾胜之发现,人粪不如“美粪”好使。美粪,就是植物梗叶、猪粪尿、人粪尿、饲料残屑和猪圈里的泥,充分混合发酵而成的肥料。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农家肥是农田的基础营养,厕所也就成为资源循环利用的“中转站”。

细细观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藏的这两件陶厕,从体量上看,有一大一小之分。但它们的设计理念都突出了厕与圈的混合。

瞧!较大的陶厕建在猪圈之上,将其环绕,中间部分为猪圈,圈内有一个长方形的槽,盛放饲料或水,槽旁躺着一只膘肥体壮的母猪,它的周围有四只小猪正在觅食。与陶厕同出的还有两只陶鸡、两只陶羊和一只陶狗。较小的陶厕呈正方形,它是一个单厕与猪圈结合的形式。厕所是由长方形围墙构成的猪圈,架筑于猪圈之上,厕门外有便于人上下的斜坡道,厕门打开,厕内有长方形便坑,厕所与猪圈相通。猪圈内是母猪哺育小猪的题材。

两件陶厕生动地表现了汉代人浓郁的生活气息。但在《礼记》中记载:“君子不食绻腴。”意思就是说,有地位的人不吃厕所里养出的肥肉,而要吃那种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放牧牲畜肉。

其实,“溷”这种“混合型”厕所的选址理念是古今通用的。我们不妨联想一下近现代西府农家,不少农家将厕所建于大门旁,而厕所与猪圈仅有一墙之隔,排泄物直接清于圈内,而农家主人每天需将圈内家猪的粪便清于猪圈外的蓄粪池内,使其发酵成混合农家肥。可见,2000多年前的汉代人就有环保的意识。

新闻推荐

亳州市调度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筹备情况

本报讯12月10日,“健康安徽”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总决赛将在亳州市林拥城盛大开赛。11月28日下午,亳州市组织召开调度会,对赛事工作进行专题部署。本次骑行大赛自今年3月开赛,先后到达砀山、芜湖等地,...

砀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砀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