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不出村的桃子引来赏花品果的客

四川日报 2016-05-10 23:59 大字

地点:射洪县洋溪镇铜鼓山村

从射洪县城出发,沿张洋路只需十几分钟车程,翻过锦城垭,一片开阔的果园便在眼前。果园中,除了成排的果树,还散布着鱼塘、遮阳伞,游客穿梭其中。原本只种桃树的果园主人刘春城,正带着团队忙着接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供精准的服务产品,从竞争激烈的水果市场脱身,转而拓展更具想象空间的乡村生态游。在射洪县洋溪镇铜鼓山村,一场土里刨金的模式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贾明高 张群 本报记者 袁敏

卖不掉的桃子

5月4日中午到了饭点,金果农庄的树荫下,三桌客人已经开席。“今天1000多元的收入应该不成问题。”刘春城说,只要每天能见到游客,心头便踏实多了。

2012年,从部队转业的射洪人余恒军找到了刘春城,要在家乡的土地上开辟出事业的另一个战场。同年10月,两位老乡流转铜鼓山村大白沟近9公顷土地,大规模发展晚白桃种植。

“旱地死角,哪里种植得出来。”“到处都是撂荒地,全得靠钱来砸。”乡亲对两人的投资并不看好。

但余恒军有底气。种桃之前,专程到简阳市考察学习,“亩产万元的晚白桃,看着就让人兴奋。”“比一般品种晚上市一两个月,时间差里就有市场。”

2014年,桃树开始挂果成熟,但果园并没有复制简阳的景象,由于严重的病虫害等原因,晚白桃产量少,果实小,没有达到采购商的标准,首批桃子最终连村门都没能走出去,六七十万元的投入就砸进了土里。

抵到墙根的转型

市场的需求在哪里?土地的价值在哪里?

在前期外出跑销路的过程中,余恒军发现,市面上虽然水果品种多样,但终端消费者却不容易品尝到最新鲜的水果。同时,随着射洪桃花山旅游的开发,每天从果园前张洋路过往的车辆和游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何不把来往的游客引进果园,让他们就近也能品尝到最新鲜的水果?洋溪镇领导的几番建议,让余恒军果园的转型之路逐步开启。“这是一次被抵到墙根的转型,确实不能再亏下去,不能再等下去了。”瞄准乡村近郊休闲游,2014年下半年,余恒军和刘春城两位合伙人,再向家乡这片土地投入五六十万元,在原有的桃园中搭建农家乐,以游果园、品鲜果为农庄的最大卖点。除了桃子外,果园又陆续种下25个水果品种。

蜂拥而来的游客

2015年春节前,金果农庄的招牌正式竖立在了张洋路上。农庄刚一开业,便迎来春节消费潮,高峰时段一天的接待量近40桌。

忙完一个春节,两位合伙人总算有了些回账。但如何保证日常客流不断线,才是对果园能否顺利转型的最大考验。

第二轮客流高峰随即而来,春季花期,金果农庄遍地桃花成为射洪桃花节旅游中的新景点。赏花、品茶,游客还可以在花间吃上一桌地道的乡间土菜。前后两个多月的春季花期,每天十六七桌的客人,让人停不下来。

进入夏秋季节,陆续成熟的鲜果,又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果园采摘。同样是不出村的桃子,却找到了新销路。2015年底扎账时,经营一年的金果农庄,终于为两位合伙人带来了十二三万的收入。

“再用三到四年时间,收回这几年的投入成本没多大问题。”在不光卖桃子的余恒军看来,消费者在市面上有足够的空间选择不同口味的桃子,但却没有多少空间来选择近郊休闲游的好去处,“看准了市场的消费需求,找到了‘痛点\’,才能从土地中提供精准的供给服务。”

新闻推荐

射洪县大榆镇金台山村合作社农机手驾驶的插秧机在

5月10日,射洪县大榆镇金台山村,合作社农机手驾驶的插秧机在稻田里忙碌,一株株秧苗沿着插秧机苗盘滑落,整齐有序地插入稻田。今年以来,遂宁市大力推广机械整地、机械施肥、机插秧、机械收获、烘干等农...

射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射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