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太兴乡:建档立卡扶产业 精准脱贫“暖”人心
实施***、精准脱贫,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今年,射洪县太兴乡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任务,领导干部走村入户调查,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根据贫困群众情况因户施策。如今,在***的“暖风下”,有的喂鸡鸭,有的养牛羊,实在没有办法的都被纳入了社会保障兜底,从民政上加以解决,使贫困户们都有了致富之道。
因户施策
用心出点子指路子
***,贵在“精准”,而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是摸清底子,找准穷根。
今年,射洪县太兴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扶贫工作小组,走村入户调查,以“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里有没有读书郎”的“四看”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经过数月实地走访,建立健全村级民主评议,落实审核,强化公示公开等方式进行了两次严谨甄别,最终确定了贫困户468户1030人。
从成立扶贫小组到精准识别,解决了“谁来扶”“扶持谁”两个问题,而“怎么扶”更是***的关键。
“变山变水先变人,干部要积极转变观念,用心用情为贫困户定制帮扶计划,做好产业服务。”为着实解决这一环节,太兴乡党委书记杨伟、乡长王东波要求干部们在实施***过程中因户施策,对有意愿发展产业的贫困户积极想点子、指路子,如果缺钱,干部们积极协助贷款;对家有劳动力的,积极联系到职业技能学校培训,并进行劳务输出;对家中既无钱又无劳动力的贫困户,则采用社会保障兜底,民政上解决等方式。
扶贫到人
贫困老人变“羊倌”
“他们或养鸡鸭,或养牛羊,少的投入几百元,多的投入数十万元。”太兴乡组织委员刘涛说,截至目前,太兴乡468户贫困户已全部实现因户施策,其中,90%都是制定的产业帮扶计划。
贫困户谢仕勤便是幸运者之一。文昌村今年62岁的谢仕勤因常年生病导致腿脚不便,而且有先天智力障碍。多年来,他一直住着家里的土坯房,靠着子女给的几百元生活费度日。此次***,谢仕勤被纳入其中,扶贫小组在了解其情况后与其子女沟通,女儿谢晓莉夫妇愿意回娘家帮助父亲脱贫。再三考察后,女儿女婿决定搞养殖,但却对养殖技术一窍不通。后在太兴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其女儿谢晓莉成功解决了养殖场用地问题,还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参加了县上的SYB创业培训,到畜牧站学习了养殖技术。最终,女儿女婿和谢仕勤一起在文昌村老家养殖了鸡、鸭、羊、兔、鸽子等多个品种探索脱贫之路,其中主要以养羊为主。
“目前预计一年最少可以赚20万元,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谢晓莉说,养殖场能办得如此顺利,和太兴乡党委政府的帮扶分不开。
和谢仕勤一样,龙华村的赵向金也是贫困户。今年75岁的他,在太兴乡政府的帮助和鼓励下养殖了近50只波尔多山羊。他说:“以前种地每年刨去成本也就只剩几千元,现在羊场办起来,每年可以赚5万到6万元。”
据了解,在定制帮扶中,太兴乡突出产业扶贫、智力扶贫,逐户制定帮扶规划,落实增收渠道,真正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确保户户有帮扶干部,人人有增收项目,确保***全覆盖,让每个贫困户心里都暖暖的。
黄晓庆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张琳琪
新闻推荐
“十二五”期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35.1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5亿元,5年平均增长12.5%射洪县第三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从零星的城边农家乐到星级酒店,从单一的个体超市到并肩而立的大型连锁,从传统的旅游景点到享誉中外的侏罗纪公园……近年来,射洪县第三产业强势崛起。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由2010年...
射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射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