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人均纯收入8850元,瞿河乡增收有门道

四川日报 2013-01-23 17:35 大字

1月14日下午,射洪县瞿河乡农村信用社,刚下班的村民蒋玉春来这里给读大学的儿子寄生活费。连续数了好多张“红票子”,蒋玉春才把钱交到柜台,“现在挣得多了,娃儿的生活费自然就能多打点。”

作为全省首批新农村示范片核心区的瞿河乡,去年该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50元,同比增长17.8%,排进全县前三。

该乡农民收入何以挺进全县前三?乡党委书记陈华直言:兴产业、建园区,带动农民增收,帮助农民创业。

□成龙 本报记者 张岚

家门口上班赚钱

蒋玉春打工的金川公司,离她在桅杆村的家,步行只需要一刻钟。早晨穿上蓝色制服出门,打卡进入现代化的屠宰加工车间,一年多来,蒋玉春已习惯了。

2011年,瞿河农副产品加工园区投产招工。入驻企业给出的待遇留住了“蒋玉春们”外出打工的脚步。

流水线上,蒋玉春快速地将肉鸡分割,同时传送给下个环节分拣,动作熟练麻利。一个月下来,蒋玉春能挣2000多元工资。

作为遂宁市农业产业化园区打造的样板——2.5平方公里的瞿河农副产品加工园目前已引进金川公司、五斗米公司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家,年生产总值达到20亿元,园区产业工人达到1500多人。

眼下,园区1亿只肉鸡生产加工、100万头绿色生猪养殖、日产4万袋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等一批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乡长李照高说:“到2015年,园区力争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家,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实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5万元。”

学技术创业致富

近日,高家沟村食用菌种植大户邓善前的大棚外,总能看到上门收购食用菌的车辆。“最近天气特别冷,餐馆进货多,我们的生意自然好。”邓善前说。

2010年,邓善前退伍返乡创业。“盯”上食用菌的他,正愁没处学技术,乡上就为他请来了省农科院的专家。

解决了种植技术难题,邓善前的创业之路很快走上正轨。从最初的2个大棚发展到现在的9个大棚、6万袋食用菌的种植规模,产品在本地市场供不应求,年收入达10万余元。

将农副产品加工业与当地种养业结合,形成以加工园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产业链条,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厂务工和返乡创业,正是瞿河乡助农增收致富的门路所在。“年关将至,大批在外的农民工将回乡过年,我们打算利用这个机会,联系园区企业向他们推介岗位和创业项目。”陈华说出了乡里的新年打算。

新闻推荐

A角出差工作B角来担进程不耽误一丁点儿

通川区实行“AB角”工作制度本报讯(周其奎罗琴记者曾实)7月8日,记者从通川区政府办获悉,该区政府6月25日印发《达州市通川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明确区政府领导实行“AB角”工作制度。8个副区长分成...

射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射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