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老人展出数万张票证倡导勤俭节约
小票证折射大世界——
粮票、布票、煤票、汗衫背心票、自行车票……10月23日,记者走进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票证收藏展,不少游客正驻足观看。
这些票证都是一位叫陈志奇的老人收藏的,今年74岁的他是一位票证收藏爱好者,家中收藏着数万张票证,此次展览,共展出他精心挑选的各类票证2000余张。
一张张小纸片,背后却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本报记者 吴梦琳 文/图
收藏全国各地数万张票证
在展览上,记者看到,票证的类型、地区、时间、用途都不一样,最早有1951年的西南区粮秣票,最迟的则是2002年湖南常德的退耕还林票。
陈志奇是遂宁市蓬溪县人,1985年,他到凉山粮食系统工作,一直干到退休。由于经历过困难时期,又常年从事粮食工作,他深深地懂得粮食的重要性。退休前,他就零星地收藏票证,退休后,才开始步入粮票等票证的专业收藏,经过20多年收集,收藏了数万张以粮票为主的票证。“这些票证,一部分来自自己当年的积累,其余的来自同事、朋友的赠与,以及藏友之间的互换,还有一些是从票证市场上购买的。”陈志奇告诉记者,他退休后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收藏票证,为了收藏这些票证,已经花费了20多万元。
据陈志奇介绍,这次展出,是赶在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开展的,他主要带来了全国各省市的粮票、布票和其他生活用品票。因为工作在凉山,他还收集了凉山各个县市的票证,并专门在这次展览作了一个凉山票证板块。
记录凉山“一步跨千年”历史
“以前城镇居民,都要凭票购粮,不仅是粮食,还包括其他一些生活物资。”陈志奇告诉记者,1955年第一套全国粮票发行,直到1993年粮票正式废止,在长达38年的岁月里,粮票实际上成为流通领域的“第二货币”,“粮票虽小,但背后却是一个大世界。”
展览上,记者看到,早期的布票大部分都是用尺、寸作为计量单位,而后期则开始出现一些用厘米、米作为计量单位的,同样,后期油票除了用斤作为计量单位,一些油票开始用克作为计量单位。“这反映了社会通用计量单位的变化。”陈志奇说。
在陈志奇收藏的票证里,有一些制作精美,票证上加印了图案,而一些则十分简单,只有简单的文字说明,纸张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几乎每一张票证都不一样,“那时候每个县都有权力印刷票证,居民如果在县城购物,可以使用当地票证,如果外出,就需要换取全省通用甚至全国通用的票证了。”
除了对粮票进行分类,陈志奇还总结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票证,例如“最节约的票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1983年发行的面额为壹厘米的布票;“政策宽松的票证”——西安市在1973年发行的一套票证,上面注明“当月购副食有效、过期可以买粗粮”;“错别字粮票”——山西晋城革命委员会粮食局1975年发行的一套公众粮票,不小心将“粮券”印成了“粮卷”。
记者注意到,一张手写的1956年的“冕宁县拖乌自治区粮食供应介绍证”上写着:“兹介绍杨别村基木阿木子家人口6人,需大米叁拾斤,来你处购买。”“这些票证是当年凉山民主改革运动后,给翻身的奴隶用的。”陈志奇介绍,这些票证,也记录下凉山一步从奴隶社会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
忆苦思甜不忘艰苦岁月
在展览的前言里,主办方写道:“粮食统购统销时代渐渐远去,丰衣足食已梦想成真。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人文印记,粮票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永远定格在时光的走廊,并成为收藏界的新宠。我们展出这些票证,是为了唤醒人们勿忘那个苦涩的岁月,珍惜当今盛世,不忘粮食安全,把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传承下去。”
事实上,收藏票证,忆苦思甜、不忘艰苦岁月,也是陈志奇收藏票证的初心。在展览时,他除了带来票证,还特地带来家中和从朋友古董店借来的一些旧物,包括百衲衣、用米袋改成的围裙等等。“从这些实物,也可看出那个时候的物资匮乏,必须要勤俭节约。”陈志奇说。
陈志奇还专门准备了一本册子给游客留言。记者看到,留言的不乏外地游客。“粮票见证了我们国家由弱到强、由贫到富的过程。”一位西南民族大学游客说。而两位来自天津的游客写道:“细看票展,回忆当年,感慨无限!不忘历史,展望未来,祝祖国昌盛,人民幸福。”
新闻推荐
1月5日,工人在蓬溪县上游工业园一家纺织企业的络筒车间换纱筒。该工业园目前已有电子等80家企业入驻,吸纳了1万多人在家门口变身“技术工人”实现就业。本报记者李向雨摄...
蓬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蓬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