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应紧扣“阳光”“花城”特色 □本报记者 尹迪
6年前,攀枝花甩掉了污染城市帽子,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牌子拿了回来;3年前,攀枝花又搬回了全国卫生城市的牌子;2年前,攀枝花又获得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称号。截至2010年5月,全市各级责任主体共投入8.5亿元,用于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工地、河道等方面的治理。
这些还不够,因为攀枝花新的蓝图已经展开:建设综合性宜居宜业城市。从我们“触手可得”的资源——阳光说起,如何“串起”阳光,引来更多人消费,需要思索;从环境的改善来说,我们还未深入至“肌体”,所以任重道远。
观点 以“阳光”与“花城”的名义塑造城市新形象
【链接】“十一五”期间,全市旅游业蓬勃发展,以欢乐阳光节、金芒果节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加速推进了“中国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打造,提升了“阳光花城”旅游形象,为城市的发展增添了活力,注入了人文气质。“十二五”期间,全市将按照“具有南亚热带风光宜居城市的城市定位”,重塑城市新风格,打造新形象。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创造优美宜居环境,打造攀枝花独特的城市绿色景观系统,形成四季花开、花团锦簇的景观格局,是塑造‘阳光花城\’城市形象的重要环节。”市人大代表刘明芳认为,建设综合性宜居宜业城市,需要以“阳光花城”旅游品牌作支撑,多借鉴外地旅游城市好的经验和做法,加快构筑“阳光花城”的城市旅游服务中心,促进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推动宜居宜业城市的建设。
从“十二五”开局之年来看,2011年,全市将继续围绕“一心一轴两翼”旅游发展格局,着力构建集运动、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现代旅游体系,打造红格温泉、岩神山——莲花村阳光康养、米易南部新城三大旅游度假区,推动旅游产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综合型转变。
围绕宜居宜业城市的打造,市政协委员蒋伯君道出了又一发展方向:“‘阳光\’很多,但不只是晒晒阳光;‘花城\’需要花,但不只是花。”他认为,攀枝花应当从“阳光花城”旅游名片的塑造开始,进一步提炼城市内涵,以发展精品旅游项目、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创新推动二、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加快宜居宜业城市发展速度。
观点 以崇尚“绿色”的态度提升城市品位
【链接】“十一五”期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农村环保、森林城市创建等工作有序推进,森林覆盖率不断扩大;群众文明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十二五”期间,全市将进一步完善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保障能力体系,在巩固和发展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成果基础上,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
“因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村民们的环保意识在增强,大家在‘五星级\’农户的评选上都卯足了劲儿,种植生态菜的村民也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因为促进宜居宜业城市的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关键是从自己开始,从小事做起。”身为一名基层干部,同时又是人大代表的苏红英道出了自己的看法。
目前,攀枝花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无论从基础设施建设、市民素质提高、长效机制的健全上都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市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驻攀省政协委员视察组的一份调研视察报告指出,突出重点,加强沿江、沿河、沿路环境治理,进一步改善市容村貌,是攀枝花市城乡环境治理面临的要务,也是构建宜居宜业城市的要务。
“宜居宜业城市的打造离不开环境的改善,要放眼全国、全省,学习借鉴成都、遂宁等市州的成功经验,围绕‘阳光花城\’这一定位,突出对金沙江、摩梭河、安宁河等辐射全市各区域的江河、沿江环境的整治。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分别对土地资源、产业布局、交通设施、环境保护、景观风貌等进行专项规划、打造,分步实施,逐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为今后发展留下更大空间。”市政协委员何青说道。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记者尚栩)第38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当地时间21日晚举行颁奖典礼。中国四川遂宁市杂技团表演的《倒立双人技巧》节目和中国武汉市杂技团表演的《飞轮蹬人》节目双双获得“银小丑”奖...
遂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遂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