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堡与诒安堡 两座闽南古堡之间不为人知的联系
田螺坑土楼、云水谣古镇和火山岛假日期间往往人头涌涌,然而,漳州的其他地区仍可让不喜人多的旅行者找到自由空间。
漳州古城的沧桑之美,河坑土楼群的空旷寂寞,还有藏于古村落的天一总局和旧时大厝,无不值得细细探访,也无人挤人之虞。
其中,最让我惊喜的是诒安堡。这座保存完好的民间防御城堡,是漳州“五里三城”中保存最好的一座。
所谓五里三城,指的是漳州市漳浦县湖西镇一带的三大古城堡建筑群,三者距离不过五里,因此有“五里三城”之说。除了清康熙年间兴建的诒安堡,还有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赵家堡,和清代福建水师提督兴建的蓝廷珍府第。
漳浦县依山傍海,古代为了防御海盗山贼,人们习惯筑城聚居。在漳浦县二百多公里的海岸线上,曾有五十多座古堡,如今多已荒废。
三百多年历史,化作一片宁静
湖西镇是盆地走势,诒安堡恰在盆地中央,被群山环绕。堡前有池塘,隔塘望去,对面的古堡有城门与城墙,虽然不高,但城池要素完备。诒安堡 本文图均为 叶克飞 摄
这片池塘昔年是护城河,介于南门与西门之间。只是岁月沧桑,部分河道被填埋盖房,河也变成了池塘。如今池塘所对,正是上刻“诒安”二字的南门,也就是正门。
诒安堡有四座城门,除南面的诒安门之外,还有东面的迎曦门、西面的毓秀门和北面的春庆门。当地有不开北门的风俗,因此北门封闭。
从南门进入城堡,眼前是一片开阔广场,矗立着五对旗杆石。古代若有人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功名,就可在宗祠、祖屋或村前竖旗杆石,以示光宗耀祖之意。诒安堡的旗杆石不算多,但也不少,够得上“人杰地灵”的级别。广场背后就是一排排民宅,都是典型的燕尾脊闽南古厝。城楼旁有石阶,可以走上城墙。城墙上有马道,从城楼两侧出发,均可绕城半周。野草丛生的诒安堡城墙马道
整道城墙都以巨大条石砌成,两米多高的女墙是防御关键。所谓女墙,即仿照女子“睥睨”之态,在城墙上筑起的墙垛。诒安堡全长1200多米的城墙,开有365个垛口,还有几处炮眼。之所以要建365个,为的是取一年一年周而复始,绵延久远之意。最有意思的当属一处处紧附内城城墙的悬空阶梯,每处都是25级。
若由空中航拍,诒安堡并非方形,也非圆形,而是锁型,且东南西三面城门的城楼宛若战船的船头,遥指大海。之所以有此奇形,是因为要契合捐资者黄性震的功绩。而“诒安”二字,即“言台之安”,正说明黄性震的功绩所在。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黄性震捐出历年俸银积蓄,修建诒安堡。黄性震本就是漳浦县湖西乡城内村人,建堡之举自是反哺家乡。
这一年,黄性震刚满五十岁,正是知天命之年。就在几年前的1683年,清廷收复台湾,黄性震以“平台策士”之功备受嘉奖。康熙皇帝一日之内召见他三次,并赐蟒袍与宫缎,连续加官进爵。
1678年,黄性震谒见时任福建总督姚启圣,献上平台十策,有攻心为上、招抚为主、廓清闽海、复界屯垦和善后安民等主张,姚启圣欣纳其策。在收复台湾过程中,黄性震主持“修来馆”招抚投诚者,接收数万军民,收复台湾后又献“平海善后八款”稳定局势。
1687年,正是他因病回乡休养之时。为了让族人有聚居御盗之所,他兴建诒安堡,并于期间南下广东、西进四川,寻找因兵灾匪害流落各地的族人,助他们回诒安堡安居。这座巍峨城堡,前后仅用十五个月便告完工。1700年,他又奉旨治理北京无定河,不到四个月就消弭百年水害,无定河也因此易名为永定河,沿用至今。他也因治河之功,升为一品太常寺卿。
走在城墙的马道上,茂密的野草与石板路、城垛一道营造出悠远古朴的意味。这里其实已是古城的制高点,望向老城,一排排闽南民宅整齐划一。当年黄性震建堡之时,理念已极超前,每排民房间有八米宽的石砌街道可供通行,俨然现代城市格局。诒安堡民宅
这些燕尾脊的闽南民宅,屋脊处多有瓷雕装饰,五颜六色,在素淡的灰瓦之上极是炫目。民宅所簇拥的,正是黄氏宗祠。当年黄性震定下族规,族长与各房话事人统一管理堡中宗祠、家庙和学堂的维护,并设立学田与祭田提供管理费用,就此生生不息。
宗祠内有大量碑刻和楹联,都与黄性震有关。比如立柱上镌刻的那副“平台陈十策诚善也,得君日三觐其荣乎”的对联,便记录黄性震献上平台十策,并被康熙一日内三次召见的荣宠。
堡东的学堂至今仍存,当年便已是数十间小堂屋的规模,可供族人读书和居住。堡中的建武庙、平王庙和先生公庙,无不见证着诒安堡的世代信仰。
南宋风流雨打风吹去,赵家堡却是皇族后裔的避风港
相比诒安堡,五里三城中名气最大的赵家堡其实颜值和保存度都略逊,但名气更大,只因它是皇族村。
南宋末年,闽冲郡王赵若和(赵匡胤之弟赵匡美的第十世孙)辗转流亡,在此建楼避难。如今所见的赵家堡,是赵若和的第十世孙赵范于万历年间在原聚居之地的基础上所扩建。他曾任浙东按察司兵备道副使,致仕后反哺家乡。二十年后,也就是在万历年间,赵范之子赵义专门考察开封和杭州这宋代两京的建筑布局,并模仿扩建赵家堡的外城。1639年后,赵家堡基本定型,再无大更改,专家称“其布局立意,处处乃沿汴京之旧”。
当年北宋汴京分外城、内城和大内三重,占地173亩的赵家堡同样有外城、内城和完璧楼三重。
相比诒安堡的石砌城墙,早一百年修建的赵家堡显得“灰头土脸”,它的外城虽然也是条石所砌,但更为古朴。这当然与建城所用的三合土有关,直至今日,三合土仍与条石紧紧弥合,这种用糯米、红糖和沙土搅拌,经过半月发酵后夯筑而成的墙体硬度极佳,且经久无损。赵家堡一角
外城有四座城门,东门上刻有“东方钜障”四字,西门刻有“丹鼎钟祥”四字,北门刻“硕高居胜”四字。唯一例外是南门。相比其他三门,南门显得矮小,而且已然荒废,从堡中前往南门,道路远比堡内其他道路狭窄难行。
与一般古城坐北朝南的格局不同,赵范将赵家堡的正门开在了北边。因此南门靠山,出城便无路可走,城门矮小,连瓮城也极小。瓮城的外门不但不及一人高,还被石头封死。
之所以如此淡化南门,显然与赵氏一族的内心隐痛有关。两宋之亡,正是一个一路向南的过程。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赵构渡江南下建立南宋,南宋末年,皇室又一路南逃,在崖山海战中画上句点。十余万军民与小皇帝一起蹈水身亡,上演一曲悲歌。“不再向南”,或是赵家堡人的心声。
城中有五座并排府第,称为“官厅”,居中是当年赵范居所。府第前是石板广场和内外鱼池。池中那座石桥称“汴派桥”,据说是根据《清明上河图》仿制。桥上那座六角凉亭,此刻被游客围坐,闲聊宋朝旧事。赵家堡汴派桥
只是这有样学样,把民间传言也学了去。据说当年汴京有两个大湖,湖水一清一浊,民间称为杨潘湖,清的代表忠肝义胆杨家将,浊的则代表奸臣潘仁美。赵家堡也有杨潘湖,同样清浊有别。
其实,汴京湖水之所以分清浊,无非是两岸人家有多寡之分,生活排水也有区别。再说杨家将的故事纯属演义,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杨家将没那么厉害,杨门女将更是纯虚构,潘仁美的原型潘美反而是如假包换的历史名将。
内城的院落之中是高耸的完璧楼,也是古堡的制高点。之所以有此名,自是取“完璧归赵”之意。这个正方形三层四合式院落,呈回字形,楼前对开的二层小楼,背面就是内城墙。天井藏有一条密道,直通堡外。相传万历年间,倭寇曾围攻赵家堡数月,族人正是从这条暗道潜出堡外,运进武器和粮食,得以坚守。赵家堡完璧楼外观
完璧楼乃至内城,也可算是闽南地区方形土楼早期样式的“模板”。此后的方形土楼,基本都沿袭了它的结构。它的厚实三合土墙、带有防火设置的厚木板门,还有射箭孔与瞭望台,都是军事作用的体现。只是,那时的赵氏一族,担心的已不是元军的追杀,而是闽南的山匪与倭寇。
诒安堡与赵家堡的隐秘联系
同为“五里三城”的一分子,诒安堡和赵家堡的联系,并非只是后者仿前者格局那样简单,而是从南宋倾覆时便已开始。
据漳浦《黄氏族谱》记载,黄性震的先祖可以追溯至南宋末年官员黄材。崖山海战后,黄材与闽冲郡王赵若和等乘船北上,途中不幸遭遇飓风,漂流多日后在漳浦湖西海岸登陆,从此隐居湖西。
为躲避援军追杀,赵若和改跟黄材姓黄,对外宣称是黄材的第三个儿子。直至万历年间,这赵氏遗孤与黄氏一族的关系才告公开,成为朝野皆知的感人故事。
如今的赵家堡,仍居住着赵氏子孙七百多人,喧嚣的氛围,让赵家堡看起来有更多人气。诒安堡的居住者少得多,目前仅有百余人,大多是长者。不过,对于两座屹立至今的古堡来说,旧时隐秘也不过是今日游人谈资,无论赵氏还是黄氏,他们的子孙早已在全球开枝散叶。漳浦湖西镇是他们的故乡,也是起点。
新闻推荐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刘春华)按照四川省社保卡发卡工作安排,从2020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省本级医保卡(磁条卡),全面启用社会保障卡(以...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