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纪念范长江诞辰110周年暨首届长江新闻论坛在四川大学举行

华西都市报 2019-10-17 01:57 大字

10月16日,“纪念范长江诞辰110周年暨首届长江新闻论坛”在四川大学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学界、业界的嘉宾参加了本次论坛。范长江长子范苏苏、次子范东升、侄子范小朵出席论坛。

对新闻工作者而言,范长江的名字一定不会陌生。这名从四川内江农村走出的青年,曾是最早公开如实报道红军长征的中国记者,也是中国记协前身“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主要发起者和领导人之一,他撰写的《中国的西北角》以生动活泼、客观均衡的笔触,记录了上世纪30年代自己西北之行的所见所闻,在当时引起全国强烈反响。

今年,是范长江诞辰110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本次会议旨在学习和研究范长江的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继承和发扬范长江同志追求真理、不畏艰难的精神。通过联动学界、业界对话,共同研讨中国新闻传播发展未来。

会上,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冯海青、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晓骏、四川大学副校长晏世经、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王润泽、四川大学文新学院院长李怡先后致辞。

冯海青在致辞中说,本次论坛的召开对继承和发扬范长江精神,不断推动我国新闻队伍建设和新闻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新时代的新中国新闻事业,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努力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并提升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

王润泽教授说,范长江精神是心系国家、坚持人民立场、敢于讲真话、不怕艰险的一种精神。她从范长江新闻实践中的三个细节阐发了在新时期媒体发展日新月异、新闻价值呈现多元的背景下,继承发扬范长江先生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李怡教授表示:“范长江先生的《中国的西北角》,不仅是新闻通讯创新的成果,同时也具有文化人类学方面的重要价值。针对当下出现的非虚构写作问题,我们能够从范长江先生的作品中得到相关启示。”

在开幕式上,范长江长子范苏苏、次子范东升、侄子范小朵将10本《范长江新闻文集》《范长江新闻文集补遗》赠予四川大学。四川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操慧教授作为学校代表接受范长江家属赠书。

《范长江新闻文集补遗》30万字,是范苏苏近几年对父亲作品搜集、整理的最新成果,该著作对于研究范长江精神、研究中国新闻史及抗日战争史具有重要价值。

本次论坛设“范长江相关研究”、“中国新闻奖评奖、创优圆桌论坛”、“融媒体发展相关研究”三个主题论坛。来自国内高校新闻院系的研究者和范长江家属参加了主题论坛并进行了论文演讲。中国记协与江西、广东、四川省记协的相关领导及部分中国新闻奖获奖者就中国新闻奖评奖创优与川大师生进行了互动对话。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何方迪

新闻推荐

以“尚德守规”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饮食大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然而在餐饮业高度发达的今天,食物浪费问题愈发凸显...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