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钳”心创新 熔铸“工匠之魂”

绵阳日报 2016-08-04 13:28 大字

□肖福阳 实习记者 李灵越

工作就应该做到极致。这是四川九洲电器集团公司机制中心工人游洪建的自我要求,也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正是对工作的“极致”追求,游洪建练就了一身高超技艺,成长为生产一线技术工人的杰出代表、机械加工领域的技术带头人、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不久前又被评为“四川省第二批身边雷锋时代榜样——岗位学雷锋敬业标兵”。

精益求精

练就一身绝技绝活

在九洲集团车间,记者见到了游洪建,他正在指导徒弟做研磨,表情既严肃又认真。

在同事眼里,游洪建对工作要求近乎完美,大家都叫他“游大师”。“成为大师是我的梦想,是我工作的动力。”游洪建说,其实自己就是一个手艺人、一个工匠、一个技术工人。“我最初是一个没有受过职业教育的农村娃,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代的农民工。”游洪建告诉记者,十八岁那年,他顶父亲的班入职九洲,刚从农村到城市,显得格格不入,技能层面看不懂,理论上参不透,一度陷入困境。

“在学习摸索中,我学会了如何钻研、掌握技术。做这个行业,永远不能满足于当前的技能。”游洪建说。

宝剑锋从磨砺出。二十多年如一日的“琢磨”,游洪建练就了一身绝技绝活:精密盒体无伤铆接、钣金结构件变形快速消除、小空径不通孔螺钉断钉取出……

工作中,游洪建最常说的话是“再检查一遍”。哪怕再小的细节,也要以近乎“强迫症”的态度认真对待,只为打造出“极致”的产品。

自主创新

累计节资近千万元

“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是游洪建的工作理念。25年来的工作生涯中,他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工人,可以没文凭,但不能不学习。”游洪建把难题变成课题,让想法变成现实,在攻关解难中领略创新之美,在成功中汲取创新力量。“现在的产业工人,早就告别了‘傻大黑\’的形象。”游洪建说,“中国经济新常态需要激发每一个人创业、创新的热情。创新不仅仅是科学家、研究员的事,咱们普通工人也要争相创新,国家和社会才会大发展。”

如果说梦想点燃了游洪建创新的激情,那么从创新中获得的快乐,更加坚定了他走创新之路的信念。

近年来,游洪建主导完成重大技术革新8项次,参与重要技术改进活动35项次,设计自制工装夹具100余项。此外,通过他研发的多项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多个项目连续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其中,某项军品加工工艺技术更是突破国外技术垄断。这一系列工艺改进和技术革新,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近1000万元。

甘为人梯

带出一批技能高徒

薪火相传,甘为人梯。

作为公司钳工领域的技术带头人、首席技师,游洪建不仅在生产技术难题攻关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怎样的职业教育,才能培育出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游洪建认为,培养技能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而工匠精神的核心则是打造一颗匠心。“把简单的产品做到极致,这需要一种工匠精神。要时刻问自己,我们当工人究竟是为了干完活,还是为了干好活?”游洪建阐述着自己的育人理念,“把我对技术的理解和看法传授给徒弟是一方面,我还会帮助徒弟学会如何塑造工件的生命,如何把简单的产品做到极致,去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所带来的享受。”

2012年,以游洪建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并成功申报首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游洪建每年参与培训的技术工人达1000人次以上,培养的技师、高级技师和各级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等高技能人才达76人,成为技能人才建设领域的一张响亮“名片”。

新闻推荐

让无人机带上“眼睛”自主飞行

□韦博本报记者杨仁平说起创业成功,90后创业青年胡炳坤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我对飞行器技术一直都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对各类固定翼、多轴飞行器的相关技术都做过很多钻研,大学的时候还制作过一款微型...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