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以供给侧思维推进文明实践

陕西日报 2019-05-15 07:36 大字
秦仲

农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近年来,陕西持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工作,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在入脑入心入行上见成效,让农村地区处处充满文明新风。(5月5日《陕西日报》)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入农家,倡导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必要举措。以供给侧思维推进文明实践,让农村有“颜值”更有“气质”,陕西的做法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效,也给了我们有益启示。

营造农村文明新风尚,固然要做好宣传、教育、引导工作,让群众知道啥可以为、啥不能为,倘若能够跟进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则更易于为群众接受,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报道中,文明实践中心变身婚礼殿堂,铺红毯、挂喜字,既隆重喜庆、温馨浪漫,又方便群众、节约开支,既尊重了民间风俗,又告别了传统陋俗。大家由此减轻了负担、得到了实惠,自然乐意婚事新办,进而消弭了攀奢比阔的冲动。

要让不文明陋俗失去市场、成为过去式,就要用文明思想占领阵地,让文明新风吹遍乡间每个角落。陕西文明实践活动注重发动广大志愿者,既把政策、理论送到田间地头,让群众入脑入心,又热心给群众提供生产生活方面的帮扶和指导,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增收致富,不遗余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让大家真切感受到文明实践为民、惠民的诚意,提升了村民共建乡村文明的内在自觉。

乡村文明水准的提升,离不开广大农村居民整体文化、道德素养的提升;丰富的文化生活不仅是物质生活不断富裕起来后人们的现实需求,也为陶冶情操、提高思想境界奠定坚实基础。各地因地制宜成立舞蹈队、合唱队、锣鼓队等文艺队伍,开展经常性送文化下乡活动,既满足了农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又使大家受到潜移默化的熏染。破旧立新、革故鼎新,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就需要这样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务实作为。

新农村建设既要“面子”,更要“里子”;决胜全面小康既要物质小康,更少不了精神小康。在发展乡村经济、提高村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更多地注重从精神、文化供给等方面创新实践、精准发力,深入推进丰富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新风貌大有可为,也需要有更大作为。

新闻推荐

陕西:百万人口以上县(市、区)实现养老服务圈全覆盖

■基本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陕西省90%的养老机构、60%的社区...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