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文章会说话 马丽春

皖北晨刊 2019-03-29 15:44 大字

马丽春,医学硕士,高级编辑,资深媒体人,书画修行者。有薄书数本问世,在文字里修行。

我最早写文章,不为文学,只为挣稿费。生存第一嘛。

我当时一个师兄,在学校里经常收到稿费,每有稿费来,便请我们吃饭,这就让我很羡慕,于是,我也试着投投稿。我的投稿命中率还可以,十篇稿件投出去,约能刊出七篇左右。当时的稿费也还可以。研究生毕业我去医院上班,第一年拿到的工资是90元。而我当时的月均稿费是一百元。

因为每一笔稿费我都有记录,所以一年下来,我可以统计一下。这便有了月均稿费之说。

为什么命中率并不低呢?并不是说我当时的文字有多好(我写的是医学方面的文章),只因为,我对目标刊物都做过分析研究。研究他们的栏目,研究他们的用稿特色,于是便写相应的稿件投出去。我当时就住在省图书馆对面,可以经常跑去看各种刊物。

有准备地投稿,比无准备地写稿,是不是要好很多?

可以诚实地说,正是稿费的刺激才是我写稿的真正动力。记得有一次从没上过门的亲戚上我家来,我正在写稿,大量的资料摊开着,剪报也铺一地,来不及收拾,就这样和人家见面,把我窘得什么似的。我最早写药膳养生食疗这类文章,而且很快就有一点知名度。我家中这一类型的藏书,很快超过中医学院的图书馆。

所以有备无患一点都没错。

现如今,自媒体、公号、平台满天飞,发表文章已无门槛,稿费似已成了稀罕物,让人有今夕何夕之感。而年过五十的我每天一早也还在继续写文章,也许是因为习惯,也许还有内心的需要。写作其实并不容易,有的长文章,从采访、查找资料到写作、修改、最后完成,要费时数月甚至一年数年的。我手头就有一篇7万字的长稿,到现在还没完成的。这样的写作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只是因为研究和写作本身,会有很多快乐。而一个高难度的文本,别人都望而生畏,而有人却能坚持下来并想方设法去完成它,完成了,你的写作便上了一个台阶。

匠人精神,在写作上也是非常需要的。

如果总是满足于轻松写作、浅度写作(写写经历见闻啊那是最好写的,回忆回忆往事啊谁不会?),不给自己设置门槛,不逼自己往高处走,老是在熟悉的领域里打转,不碰陌生题材,就像画画的人,一天到晚都画差不多的东西,那么,哪怕你技术无比熟练,也是没多大意思的。因为你在重复自我。

有一位大画家看了学生的画展后说了这么一句话:不要画油掉了。要忘掉技术。

熟悉的画法,熟悉的题材,画多了就画油了。要把技术忘掉。面对每一个对象,都用陌生的眼光去打量它。

写作写油了恐怕也不少。因为浅度写作是舒适区写作。没有难度,写写写写就会写油掉了。我就看着一位作家写油掉的。原来对他文章非常欣赏,但十年看下来,他的写作还是老腔调老笔法老题材,那个花腔他耍得无比的熟练,耍多了便耍油了。

所以写作时忘掉技术非常重要。要敢于去碰新东西。只有新素材、新写法能激发你写作冲动。而有难度写作则倒逼你进步。

像我这样的写作者,如果不去开辟新战场,那是非常危险的,也是很容易油掉的。所以后来我转身研究书画。抛弃原来的写作,转移到新战场去。去年写包公,又是一个新战场。写包公的很多书都写油掉了,没什么新意,都在重复。我便试图换一种眼光去写他。避开舒适区写作闯一闯雷区,一度非常困难差点写不下去了,但别开视角最终柳暗花明,发现了很多别人没发现的地方,这就是写作带来的快乐。

我现在更喜欢研究型写作。我在研究中找到发现的快乐,这个是我目前写作的主要推动力。比如我耗时很多仍在整理的《萧龙士年谱》,便是这样。这种研究,可以锻炼脑力,长知识,拓宽写作范围。而一个年谱的完成,则会带来大量的写作素材。比如我同事章玉政,写刘文典已写出名了。他由刘文典的写作又旁及别的民国人物,手里攒的资料足够写另外一个人物了。所以找到一个写作富矿,深挖下去,必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今发表文章,经济因素被降至最低。但我女儿,她是指着这个生存的,所以她写小说,还是有稿费这一层刺激的。文学刊物因为有国家养着,稿费也越来越高,千字几百已很正常,甚至有千字千元的,如当年《知音》《家庭》开出的稿费(这两家刊物稿费当时是最高的,高稿费曾诱使我不少同事献身其中)。但大部分写作者,在文学写作庞大群体中,要挣点稿费,也还是十分困难的。

对写作者而言,这既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写稿很难挣上人民币了,只能在朋友圈里转发转发,刷刷存在感而已。

可到一定时候,朋友圈也会厌了你,“天天炒剩饭,谁看啊”。所以爱惜羽毛的人,就会不断转移战场。写小说不成写散文去;写散文不成写诗去。写文章不成画画去。有朋友以前是写杂文写散文的,也写得蛮好,现在有了小儿,天天写首儿歌献给儿子。这个转身很漂亮。我喜欢看这样的诗。不为功利,只为热爱。

只要是热爱,没有功利心,那出手的东西就会好。诚实,质朴。不花哨,不玩字眼。朴素而温暖。那样的东西,谁不喜欢呢?从文本后面,看得到那一颗纯净的心。

我做编辑时,那是报纸最繁荣的时代——厚报时代。有一天出一百版二百版的。平时三十六版、四十八版、六十四版很正常。副刊通常都会有几个版,还会有周末特刊。副刊上有专栏有连载,还会有读书版、月末版什么的,征文也很多。有一度我热衷于邀请名家写稿。可只一年,我发现名家稿亦没多少好的(他们通常一稿会几投,还会提出不低的稿费要求,还不准改动什么的),反不如自然来稿,后来便不再约他们。

那时来稿很凶猛。每天几十封很正常。有本地、有外地的,甚至还有海外来稿。有在职官员,有退休官员。有农民工,还有下岗工人。大学教授冒出来给副刊投稿的也很多。有一位科大教授,名字就不说了,他在学校里讲课水平很高,粉丝不少,但高校外的粉丝剧增,却是因了给我们副刊写稿。我给他开了专栏。他写剑桥写哈佛,那是独家稿件啊。当时有几个人去过剑桥去过哈佛做访问学者呢?没有几个吧。写稿熟了后,有一年我在网上跟人打架,他还挥刀上阵,只一顿狠骂,便止住了纷争。而当时还在东京当日本大学教授的施小炜先生(后来是村上春树作品中文译者之一,现已回国),也是我们副刊的专栏作者,包括他夫人乐风女士(她后来也翻译过村上作品)。包括六六,现在的名编剧,她的小说成名作便是在我们副刊上连载的。

那时候的副刊真是好稿泛滥啊。想想都怀念。

有某官员为了上我们的版,找了上上级领导不算,还亲自投稿给我们。可我们的编辑就把他的稿子压着。实在很一般嘛,怪不得编辑。

其实做一个好编辑,不光要有大浪淘沙的眼光,还要有及时抓住作者的能力。如果让好稿从你眼鼻底下漏过,那是不可原谅的。

那时候,还不是网络时代,虽然网络已稍稍开启了一扇门,但门还没洞开,还不到家家有网。记得我买的第一部电脑,花了一万多块钱,还是杂牌军,请了一个大学老师组装的。可只用一两年就坏了。女儿当时还是小五学生,也在各论坛鬼混,所交朋友全部年长于她,且来自五湖四海。看着好文章在论坛里此起彼伏地出现,她的写作不进步不可能吧?

我们当时的来稿中,手写稿仍然很多。我迄今只保留一封手写稿,方英文的。他是陕西作家。保留这封底稿的唯一原因,是因为他的字实在太漂亮了。方先生,我昨天刚刚加上他的微信。他朋友圈里只给看三天的,但只这三天微信看过,便让我对方先生肃然起敬。

好文字是什么?哪怕只写一百个字,也会让你肃然起敬那一种。所以,热爱文字的人,珍惜你出品的所有文字吧。干干净净的,有思想,有个性,有境界。

有人喜欢在文章后面附上一篇长长的自我介绍,又是这个又是那个的,书也跟着一长串。我觉得没必要。我看你文章就够了。如果文章不好,简介再好也枉然,是不是?如果文章很素朴,内容很劲爆,没有自我介绍,我也会百度你的。简单的开场白让人动心,干净的简介却留住读者。

文章会说话,大家都懂。作者的才华、思想、境界、经历,一切都隐身在文章里面。还需要简介吗?世俗生活中你什么样子,我也不需要太了解。至于铺陈太多的书目,也没必要。你如果真出名不需要介绍。比如余秋雨,还要简介吗?如果短文章都写得很烂,那一长串书名能说明什么呢?岂不做了自我暴露?能用一行字做自我介绍,我以为够了。

还有。有人喜欢装,喜欢炫,喜欢用典,喜欢华丽的字句,那是古人早已用滥的东西,新文化运动就是革这种文体的革命,没读者会真心喜欢。鲁迅先生作为新文化运动一员主将,开辟了文体新风。鲁迅文章值得精读、细读、反复去读。每一次读,都会有新收获。还有那些经过新文化新思想洗礼的大家们,他们的文章都是朴素而真诚的。有人性的温暖,有见识的超绝。有境界,有格调,有沧桑,有温情。这就够了。

回头过来说编辑。

对编辑来说,不仅仅是编编稿那么简单。如何处理稿件也是很重要的,甚至非常重要。不放过任何一篇好稿,这是其一;遇到好稿必须第一时间全力推出,并且不惜版面,这是其二。作为一个编辑,这样去处理稿件,我认为是必须的也是应该的。这也是我一直遵守的。我视之为编辑操守。

编辑还要有策划能力。不能守株待兔,坐等自然来稿。所以好编辑不仅仅只是会编稿那么简单。

做过编辑的人都知道,稿件只要好,不光文字干净、内容好、没有错别字、标题好,甚至连标点符号都很准确,不劳编辑什么气力。只要你把它挑出来,配好图,发出去即可。

那么好稿是什么呢?走笔至此,也呼之欲出了。

《新民晚报》“夜光杯”是国内纸媒中的王版副刊。赵超构先生很早之前给副刊定的位,到现在,他们还在遵守着。我们办副刊时也拿过来用了。只七个字——开门见山说故事。

这几个字很好理解。短文章一开头就要破题,不要绕来绕去把读者绕晕。单刀直入,进入正题。这近乎新闻的处理方式。新闻写作,有不少是值得写作者借鉴的。很多大作家,原本便是办报出身,比如张恨水比如金庸,他们写的东西广受欢迎,这和他们熟悉新闻写作是有关系的。他们谙熟读者心理,知道读者想看什么样的东西。这点很重要。在消息写作中,一开头(叫导语)就得把新闻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用最简单的语言交代出来,切忌啰嗦。然后进入叙事模式。

叙事模式是有讲究的。很多人说不好故事,或者说不会说故事。

读者耐心是有限的。叙事要干净,信息量一定要有,甚至密集。现代人诱惑太多,阅读耐心非常有限,这就很考验作者的内功了。注意一下电视剧的镜头,几分钟(最多五分钟)必须切换一下镜头。文章也一样。文章怎么切换?各种角度之间要切换。切忌平铺直叙。

文字要有语感。要长短句搭配。要有一点文白兼杂,甚至掺杂一点鄙薄之语。没关系的。混搭的文章最好看是不是?一味雅,不宜长只宜短。长文章一定要有荤有素,而且文章段落之间要有起伏盘旋、错落有致。既要有大线条推动情节进展语境切换,也要有细节的丰沛和展开。但细节不能太琐碎,吓跑了读者。细节和线条的比例如何去处理?多看看好文章就悟出来了。文本张力,真正体现作者的内功。总而言之,一篇文章要经得住细品,要留得住读者,要有回味,要有新鲜感。不能让人家清亮亮的一眼看到底。如果有出乎意料,那最好不过。

重复的字眼尽量避免。行笔要自然。不要在文章里玩弄小聪明,以为读者智商皆不及你。

尾要收得住、要有余味。

如时间从容(不是为赶稿),写完后建议放一放,然后再拿出来改。

最后建议,看看村上春树的一本书《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是施小炜先生翻译的。对写作者,应该会有很多启发。

新闻推荐

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 陕西省修订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核心保护区范围由海拔2600米以上扩大到海拔2000米以上△实行产业和建设项目准入制度△禁止在秦岭北坡范围内开山采石本...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