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共同努力消除结核危害 3月24日是第22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传染病,自20世纪初卡介苗的问世,五六十年代抗结核药物的相继研制成功,人们就此乐观地认为结核病防有办法、治有措施,一度放松了结核病的科研与防治工作。然而到了80年代后期,全球出现艾滋病的流行,耐药结核病的增加,大量贫困与流动人口的涌现等多种因素,致使结核病疫情大幅回升,成为全球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史无前例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提出“阻止结核病的流行已刻不容缓”,并于1995年开始每年3月24日,即科赫宣布发现结核菌的时间,确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控制结核病 助力健康陕西
陕西省委、省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全省结核病防治人员积极履职尽责,落实中、省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专病专防策略和推行新型结核病防治管理模式,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全省共接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65.9万人次,累计发现治疗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2.64万例。全省活动性肺核病报告发病率由2011年的67.9/10万下降到2016年的52.6/10万,下降了22.5%,有效遏制了疫情快速增长的势头,有力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障了公共卫生安全,促进了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2010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落实省级结核病防治经费1492万元,并将结核病防治纳入民生工程,平均每位肺结核患者享受补助约800元。2012年又将耐药结核病纳入重大疾病保障病种范畴。2015年在全国率先将结核病筛查纳入65岁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且从2015年5月开始,卫生计生部门将结核病门诊费用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报销比例达70%。民政部门将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结核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群众就医负担明显减轻。
尽管陕西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新型结核病防治管理模式的转型已基本完成,但是当前仍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防治任务艰巨。全省肺结核年报告发病人数仍有2万多例,一直位居全省乙类传染病的第二位。耐药肺结核的危害日益严重,农村、学校、流动人口、老年人群、慢性病人等大量结核病高危人群的不断涌现,使得结核病防控工作难度空前加大。新型结核病防治模式的运行还不尽如人意,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患者发现、治疗管理等各项措施亟需进一步强化。对应的社会参与,公众的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服务能力、社会保障措施还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防治工作的需要。
所以,结核病不仅是严重公共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控制结核病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的工程,既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制定结核病防治规划,提出目标,加强领导,落实发改、财政、社保、民政、教育、广电、司法、卫生等部门的责任,加大投入,提供良好的保障措施,持续实施现代、科学的控制策略;更需要全社会各阶层,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和全民的积极参与,最终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群防群控的良好机制,结核病的危害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消除。
新闻推荐
■什么是结核病? 慢性消耗性疾病,全身各器官均可发病,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肺结核属于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全球和我国各级政府控制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是我国《传染病防...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