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艺术花海 感受文化自信 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西安准备好了
大型原创舞剧《传丝公主》剧照 (首席记者 李明 摄)
本报讯(记者 陈黎)从9月份起西安就引来万众瞩目,第八届西部文博会、2016央视中秋晚会、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陆续完美上演。今晚,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将在延安盛大开幕,作为主会场的西安也迎来了新一轮文化盛宴。集中的“文化巡礼”,让这座千年古都展示出积淀深厚的文化自信。
剧目集中上演考验硬实力
作为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艺术节,中国艺术节是一场国家级艺术盛会,也是第一次在三秦大地精彩上演。作为主会场的西安,参与承办了十一艺节5大版块的大部分内容,这也显示出西安在场馆建设等方面的接待容纳能力。
十一艺节重头戏是文华奖剧目演出和评选。本届艺术节上有来自全国的57个剧目最终入围文华奖,一共要举行114场演出。还有群星奖、优秀剧目展演、美术展等活动。如今的剧目精美绝伦,其舞美设计对演出场地的要求非常高。经过国内专家团队6次对陕西省近百个场馆调研考察论证,最终挑选出来51个场馆,其中位于西安地区的场馆有近20个。易俗大剧院、西安广电大剧院、西安美术馆、秦皇大剧院、曲江大礼堂等西安市直管的5个场馆已经按期完成改造,剧场和剧团已经进行对接,部分剧团已经入场装台,其中的3个文华奖使用场馆共将演出参赛剧目12台,共24场。
十一艺节期间,西安还承接了第十七届群星奖决赛参赛作品惠民演出和历届群星奖获奖精品展演等演出任务,让西安市民有幸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来自全国的精彩艺术演出。
3部西安剧目冲击文华奖
十一艺节陕西省有5部剧目入围文华奖,入围剧目总数位列全国第一。5部中的3部作品《易俗社》《传丝公主》《麻醉师》都是地地道道的西安故事。
由西安秦腔剧院演出的秦腔《易俗社》是易俗社人自己演的易俗社的故事,讲述了易俗社从成立到解放初期37年的浩瀚历史,展现了易俗人在历史中的铁骨与坚守、奉献与担当的豪迈情怀。由西安歌舞剧院演出的舞剧《传丝公主》,讲述了唐代公主李宁儿与拂菻国王子小波多力两人克服种种磨难终将桑树和蚕种带入了拂菻国的故事,情节生动,温暖感人。西安话剧院演出的话剧《麻醉师》是以西京医院麻醉医生陈绍洋的感人事迹为原型进行再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诠释着一部文艺作品应有的社会责任,有一种涤荡心灵的感召力。
西安市推选的戏剧小品《情感营销》入围群星奖决赛。这个小品讲述了一个保健品推销员和一个大妈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通过诙谐幽默的叙事手法,唤醒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真情,为现实生活传递正能量。
这些西安好故事背后彰显出一种文化艺术的软实力。
古都西安散发文化新魅力
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留存着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十一艺节的到来,伴随着舞台上文化艺术魅力的呈现,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西安的文化自信在这一刻辉煌彰显。
仅在去年,西安就推出了多种形式和不同主题的6台大戏,这其中就包括此次冲击文华奖的秦腔《易俗社》和舞剧《传丝公主》。不仅发掘优秀剧目,十一艺节上的书法篆刻、雕塑国画、摄影等艺术展上都有大量西安艺术家的作品。
西安从来没有停止过用各种艺术形式挖掘、解读、展示这个城市的优秀文化。同时,又通过大力实施惠民工程,组织实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公益电影放映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将这份文化自信传送到千家万户,让百姓共享文化艺术的魅力。据悉,今年又有千场戏剧惠民演出活动覆盖到各区县。这类惠民活动西安市已经连续举办8年,基本覆盖全市各区县,累计演出7100多场,受益群众上千万。如今,十一艺节来了,这场艺术的盛宴将激励西安把这份文化自信传播得更远更广。
新闻推荐
川剧《尘埃落定》剧照(记者杨力摄)本报讯(记者陈黎)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来自全国的57台剧目在陕西精彩上演,冲击文华奖。西安的观众也有幸看到各地不同风味的剧种。14日、15日一连两晚,改编自...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