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茶叶王国”新兴的“后起之秀” ——陕西茶叶产业调查与思考之四

陕西日报 2016-05-27 18:52 大字

本报记者 李岚

有一部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电影《北纬33度》,以商南县茶叶站站长、全国劳模、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珍为原型,讲述了她和老公焦先生上世纪60年代下乡落户到商南县,在这个北纬33度的地方栽培试验茶叶的漫长而艰辛历程,最终打破了商南不产茶的历史,由她亲手种植的商南茶也彻底改变了当地老百姓的命运。

这是一个真实而传奇的故事。在商洛这个北纬33度原本不产茶的地域,如今满山遍地都是茶园,这无异于创造了一个新物种,创造了中国南茶北移的神话,改写了世界茶叶的历史。 

A 中国西部最北端的新兴茶区

商洛产茶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代康熙年间,镇安县达仁镇象元村的刘氏从安徽和州引种茶树并培育成功制成象元茶,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因茶叶产量少,外界知道的人很少。20世纪60年代初,茶叶专家张淑珍在商南县历经10余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970年引种成功,将茶叶栽培由南向北推移了300多公里,成为中国西部最北端的新兴茶区。继之山阳县在70年代种植成功,90年代后丹凤也有茶叶种植。

近年来,商洛市委、市政府按照“扩张规模、打造品牌、科技提升、项目带动”的发展思路,把茶产业作为建设秦岭生态农业示范市、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内容之一,积极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推进标准化、产业化经营模式,提升茶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促进了茶叶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到2015年底,全市茶园面积达到40.7万亩,可采摘茶园面积达到27.26万亩,年生产茶叶4114吨,产值6.13亿元。特别是秦岭生态茶园建设已初具规模,新建5个千亩生态茶园,25个省级标准园。目前,全市无公害茶园面积达到19.44万亩,有机茶园面积6.46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2.5万亩,占全市茶园总面积的70%。

全市以商南县金丝茶业发展公司、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镇安县盛华茶叶发展有限责任、山阳县茶叶公司为代表的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茶叶龙头企业4家,茶叶专业合作社97个,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企业达到19家,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企业12家,茶叶加工厂达到119个,精制加工厂32个,具有清洁化加工生产线12个,从事茶产业人员30余万人,通过与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结合,有效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达到2亿元。商洛茶叶产业已成为在全省较有名气的特色山地农产品。

B 打造商洛名优绿茶的响亮品牌

商洛名优绿茶有一个响亮的品牌叫“秦岭泉茗”,2014年被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为了叫响这个品牌,商洛市政府和茶业界进行了一场不小的“革命”。

2009年商洛市成立了茶叶协会,当时全市茶叶注册商标有17个,系列品种46个,品牌杂乱产量小,毫无品牌优势、竞争优势可言。

为了做优做强商洛茶产业,打造商洛名优绿茶统一品牌,2010年1月市政府出台了《商洛市茶叶企业整合方案》,要求按照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监管“四统一”的管理办法实施品牌整合,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对全市茶叶企业实行战略重组,打造商洛乃至陕西茶叶龙头企业。整合方案要求将全市40多个茶叶品牌统一整合为一个品牌,制定了“秦岭泉茗”商洛名优绿茶省级地方茶叶标准,填补了商洛无省级地方茶叶标准的空白。

经过整合后的商洛绿茶生产标准统一采用“秦岭泉茗”省级地方标准。同时对“秦岭泉茗”品牌实施许可使用,制订了“秦岭泉茗”商标使用管理办法。目前,全市已通过审查许可使用“秦岭泉茗”商标的茶叶企业11家,全市在售“秦岭泉茗”名优绿茶,均为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的著名商品,为打造山地农产在商洛大品牌增添了新的宣传名片,同时为扩大商洛茶叶的销售渠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秦岭泉茗”品牌系列产品参加省内外茶叶质量评比,共获得金奖25个,银奖32个,使“秦岭泉茗”品牌在全省范围内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和较高的知名度。“秦岭泉茗”品牌分别被评为2011、2012年度商洛经济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2011年度陕西区域经济最具经济影响力品牌、2012中国农产品区域最具影响力公用品牌和2014年陕西省著名商标称号。

同时,由商洛市茶叶企业生产的红茶、白茶等也喜报频传:商南茶叶联营公司获陕西省茶叶学会评选的“十佳”茶叶企业,商南沁园春茶叶公司率先在全省通过国家级GAP一级认证,山阳金桥茶业公司获得“陕西省好茶榜”上榜企业,镇安县象园茶成功申报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镇安盛华茶叶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栗乡缘”品牌入选2014-2015年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并评为中国50佳合作社产品品牌。

C 茶叶产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对商洛这个茶叶产业发展的“后起之秀”来说,要真正做大做强茶叶产业,使之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还需要在政策扶持、良种繁育、产品深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做足“功课”。

省上每年给商洛1200万元茶产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新建秦岭生态茶园、低产老茶园改造、种苗繁育体系建设等项目建设,市县级财政每年还预算茶产业扶持基金,与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和科技三项经费等专项资金捆绑使用,用于产业发展,并对获得国家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地理标识、农产品认证的茶叶企业予以奖励,落实茶叶机械(具)的补助政策。但从商洛茶叶产业发展的态势和前景来看,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着规模扩张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新技术、新成果难以引进和推广,茶叶产业规模效益尚未显现。

商洛市目前投产茶园大都是上世纪70—80年代点种的山坡茶园,以紫阳实生群体为主,茶树老化、单产不高、品种混杂、良种率低,急需把良种繁育作为茶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不断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石。

商洛现有茶叶产品多为炒青茶,大多偏爱明前茶、雨前茶和嫩叶茶,而对夏秋茶、大叶茶的加工利用不够。从加工层次看,仍停留在初级产品加工阶段,精、深加工和多样性开发不够。所有乡村茶厂均为初制加工厂,存在加工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机械化程度低、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茶叶产品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如速溶茶、茶饮料、茶叶天然产物(茶多酚、生物碱)等生产仍处于空白,茶产业链延伸远未到位,特别是增值空间最大的二、三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可喜的是,商洛市把茶园建设与美丽乡村、休闲农业、生态旅游建设相结合,已在商南后湾、山阳法官、镇安柴坪、丹凤武关建设千亩生态观光标准化茶园,把茶叶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到集茶园观光,体验茶叶采摘、加工、品尝和体验民俗风情于一体的休闲旅游产业,这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胆探索与实践,大有前景可为。

新闻推荐

百姓“广场问政”商南一官员当场被免百姓提问,他答不上来 纪委查出他私设小金库商南县委紧急召开常委会议决定将其免职

昨日下午,商南县举行第六次“广场问政”,群众就饮水安全、疫苗接种及收费等问题追问县疾控中心主任,但该主任或答不上来,或答非所问。结合县纪委暗访调查,该主任被当场免职。群众追问出“...

商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