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搬后土地怎么办?企业上手来买断 丹凤土地流转让移民搬迁户后顾无忧

陕西日报 2015-05-04 22:43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李岚 通讯员 刘文丹 周文治)丹凤县竹林关镇依托当地凯龙魔芋加工厂,使石槽沟月凤、洼口、阳河3个村320户搬迁群众800亩承包地成功流转,成为凯龙旗下的魔芋种植基地。而今,这个年加工魔芋30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的龙头企业,吸纳了253名搬迁户群众在种植基地和企业车间就业,使搬迁群众年人均增收7300余元。

像这样的例子在丹凤县还有很多。“我们立足于着力培育移民搬迁后续产业,采取‘企业+基地+搬迁户’模式,不但解决了搬迁户留恋土地和担忧生产生活\‘后路’的问题,使他们安心搬迁,而且通过土地流转解决了龙头企业的基地供应问题,加快了产业化进程,可谓一举多得!”分管移民工作的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十分欣喜地说。

随着陕南移民搬迁工作的推进,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日趋凸显出来。搬后撂荒地如何利用?群众到新安置点如何实现增收?这些问题也成了丹凤县探索的新课题。为了使陕南移民搬迁真正成为惠及千秋万代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该县积极开展陕南移民搬迁“规范提升年”活动。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广泛深入调研,针对群众对搬迁后的土地不忍心撂下,而对未来生产生活心里没底等突出问题,县上着眼于综合施策,不断规范细化后续服务管理工作,以加快搬迁户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规模经营,使群众项目融入产业链上,把群众引到致富路上。

该县积极对搬迁户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组建了县级土地流转工作机构和镇级三资服务管理中心,以搭建企业和农户之间土地流转平台。积极编制土地综合利用发展规划,做到土地利用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以确保不撞土地政策红线和促进规模经营的双赢。同时,根据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积极扶持涉农龙头企业和产业大场大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等市场中介组织,使广大移民户稳定持续增收。

县上还积极引导移民户积极创业,通过土地流转成为企业主和产业大户。要求相关部门在财政资金、土地审批、信贷投放、环境评估、安全评估、项目申报等方面,优先安排搬迁农户产业发展项目,并最大限度减免相关规费。对搬迁农户发展产业致富项目,除享受国家惠农政策、扶贫政策扶持外,让县农业、林业、工信、经贸、发改等部门产业信贷扶持资金向移民户的产业发展上倾斜。移民贫困户自行贷款,政府给予一年期内利息补贴;符合创业促就业担保贷款条件的,由政府全额贴息。

新闻推荐

丹凤开工建设恒大物流园

本报讯(通讯员何衍贵记者段彬)近日,丹凤县恒大产业园二期建设项目——恒大物流动土开工。该项目总投资3.2亿元,占地65亩,建设仓储区4.5万平方米、综合办公楼3000平方米,配套建设集住宿、餐饮、维修、电...

丹凤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丹凤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