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建真言献良策

济南日报 2022-01-25 11:11 大字

1月24日下午,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山东会堂举行全体会议,15位委员围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新旧动能转换、科技创新、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作大会发言。加快释放自贸试验区新势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端牢能源“饭碗”,助推绿色发展;用“加法”思维做好“减法题”……一系列“发展良策”随之出炉。

“巩固亚太”“牵手欧洲”助推制造强国建设

“德国人均GDP高达4.7万美元,是老牌发达国家。德国制造品质卓越,西门子、博世、宝马等品牌独步天下。”省总商会副会长于晓怡认为,在对外开放格局中,山东既要“巩固亚太”,深化与日韩、东盟等的传统友好关系,也要“牵手欧洲”,借鉴德国经验。

于晓怡建议,一要注重培育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借鉴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模式,探索“知识创造和溢出体系—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创新机制,引导行业协会举全行业之力集中创新。聚焦“小而强、小而精”,注重行业细分;推行扁平化管理,推动内涵式发展。二要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抓住与教育部共建职业教育高地的契机,赋予职业院校更大自主权,在“十强”产业领域加速培育高技能人才。指导高校更好融入当地经济发展,在学科设置、创新合作、要素整合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三要探索建立中德合作(山东)产业走廊。对标德国,在重点领域抓紧制定产业链、创新链招引目录,加快实施产业迭代。提升对德合作载体能级,沿胶济铁路线打造中德合作(山东)产业走廊,省市联动、专班运作,确保合作项目更多更好落地。

加快释放自贸试验区新势能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探索形成了189项创新成果,创新“试验田”效果不断呈现,改革“先行者”作用愈加凸显。但自贸试验区改革还存在获赋权空间不足、系统集成创新不够、区域联动不畅等问题。

对此,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李旭茂建议,要推动思想再解放,释放改革创新原动力。创建更加宽容的容错、纠错机制,激发敢闯敢试进取精神。健全国家部委、省级部门、片区管委会三级联动机制,加大涉及中央事权下放的争取力度,力争早落地、早见效。聚焦自主创新,深化海洋经济、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等,打造“山东样板”。

李旭茂还认为,要加强制度系统创新,激活高水平开放主引擎。构建以自贸试验区条例为主线、以“总体方案+片区配套”为框架的制度供给体,满足差异化授权、自主性改革需求。着眼RCEP、“一带一路”等,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升级版制度创新试点目录,形成深化改革方案,谋划一批首创式、集成性改革举措。

此外,李旭茂建议,要深化融通互惠,增强内生发展协同度,建立济南、青岛、烟台内部协调机制,推动职能部门、片区、市场主体和人才等联动发展。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与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上合示范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功能区联动发展机制,强化政策与功能的协同共享。

抓住机遇持续创新 激发实体商业活力

“电子商务风云崛起,‘短平快’的运营模式对传统实体商业造成严重冲击。而实体商业直面消费者,能够满足多样化、体验式消费需求,应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做强优势、持续创新。”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姜明建议,一方面要回味“从前慢”,找回逛的感觉,增强线下购物体验感,从“购物+体验”和“体验+购物”两个维度构建多元一体的空间和业务格局,创造个性化生活及商业体验;另一方面要留住“故人心”,提供家的温暖,及时调整经营理念,精准分析消费需求,提升购物效率和购物体验,引导实体商业与品牌商家深化合作,形成“娱乐+”新业态,打造触发增加流量的新渠道。

此外,姜明认为,要开启“云模式”,驶入新的蓝海。加大5G、虚拟现实等技术投入,建立数字化商业体系,对商圈客流变化、商户调整动向等实现系统性监测,为实体商业提供市场信息指导。加速实体商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以精准引导和管家式服务,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信息对称,满足不同群体需求。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鼓励商户推出新玩法、新活动,如通过线上销售卡券或体验类产品等,提前锁定消费客群,引流到线下转化,实现共赢发展。

端牢能源“饭碗”助推绿色发展

“面临能源安全保供与‘减碳’双重压力,应统筹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转型,实现清洁能源支撑下的高质量发展。”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栩建议,要充分尊重经济发展和碳排放规律。加强与国内高端智库合作,深化对能源发展和低碳转型的研究,制定更加科学精准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用好“碳达峰”前的窗口期、机遇期,健全能源储运调峰体系和监测预警机制,不搞运动式“拉闸限电”。

同时,王栩认为,要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坚持风光并进、海陆并举、集分结合、内外联动,加强对调峰电源建设的政策支持,推动储能技术示范应用,打造新能源规模化、集约化产业集群。推动核电向基荷电源发展,探索向供暖、制氢等领域拓展。加大各类天然气开采力度,加强LNG战略储备,形成天然气、绿氢双网互动新保障。开发利用干热岩等特有资源,实施绿色电能、氢能对煤油气等一次能源替代。

此外,王栩建议,要夯实“以煤为底”的能源保障根基。优化煤炭产能布局,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在稳定能源保供基本盘前提下,推动煤电由电量电源向容量电源转变。以煤电企业保供能力、调峰能力为依据,合理配置新能源资源。加快推动传统煤炭、煤电企业向综合能源企业转型,向特高压输电线路上游发展。

用“加法”思维做好“减法题”

作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一号工程”,“双减”政策带来了教育改革的春风。春风化雨方能润心田,“雨”在哪里?又如何“化雨”?对此,青岛乐学优能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主编娄雷认为,要在“减”上下功夫,更要在“加”上做文章。

娄雷建议,首先要在优化课业设计上加力,向课堂要效能,优化教学方式,活用“双师模式”,鼓励跨区域跨学科跨学段的多元化教师线上教研活动。引入作业设计新模式,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创新实施“班组群”“校中校”,建立课后服务线上线下矩阵,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其次,要在减轻教师负担上加力,推动教师减负从减了多少向减出什么效果转变,防止越减越累、越减越忙。重构教育资源库,丰富课件、音视频等授课素材,缓解教师备课压力。推进“教师职业幸福课”建设,尝试建立“20年班主任”制度,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一线教师,给荣誉给待遇。

同时,要在推进家庭教育指导上加力,建立完善先进家庭教育理念普及体系,加快家长会创新升级。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分学段推出常见问题解决对策。鼓励开办家庭教育论坛,让家长在互鉴互学中懂教育、会教育。

此外,要在改革考评体系上加力,完善学生成长档案,让综合素质评价更加真实有效。探索高考政策解读“关口前移”,面向初中生及家长正确解读升学政策,减轻其心理压力,确立学业目标。

跨越山海心手相连 牡丹紫荆殊姿共艳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加速融入新发展格局,区域合作深度拓展。”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樊军认为,鲁港两地应携手奋进,增进双向交流,共同谱写新时代区域合作新华章。

樊军建议,要扩充“经济力”,深化经贸合作。突出科技产业布局,加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合作。提高行业标准的国际化水平,扩大与西方经济体合作。发挥香港海外资金“中转站”作用,扩大企业上市、项目融资成效。学习借鉴金融、航运、商贸、专业服务等方面先进经验,接受香港“远程辐射”。

樊军认为,要增强“创新力”,推进科技合作。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根本,促进两地产业链供应链融合互补。发挥山东省产业基础优势,承接香港科技成果转移。支持鲁港联合申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鼓励优势科技资源参与山东省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引导省内园区、企业在香港建立联合研发中心、海外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推动鲁港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双向开放共享。

樊军建议,要提升“文化力”,密切人文合作。组建鲁港大学联盟,鼓励两地合作办学。精准对接“内地实习资助计划”,细化香港人才入鲁、返鲁优惠措施,吸纳香港青年来鲁实习工作。加强与香港山东社团总会等联系对接,为山东企业在港发展做好服务,为香港青少年来鲁学习交流搭建平台。 (本报记者王希涛)

新闻推荐

毛小园代表:助“双减”,带娃成为有法可依的“国事”

毛小园代表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在基础教...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