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从2005年开始聚焦深水网箱适养品种选育,为养殖户带来“新鲜事物” “一条鱼”的15年攻关路

大众日报 2021-01-04 09:35 大字

姜海滨团队正在进行黑鲪选育相关实验。□记者 从春龙 报道扫描二维码,查看相关视频□ 本报记者 从春龙

本报通讯员 徐希水 王堃

眼下,引领了全国海水养殖五次浪潮的山东,正以智能装备为支撑,推动养殖业向深远海进军,引领全国海水养殖第六次浪潮。一座座庞大的养殖网箱挺进深海,需要选育适宜生长的优质鱼类品种。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的姜海滨团队,从2005年就开始了深水网箱适养品种(黑鲪)的选育工作。

“通过在长岛养殖网箱的生长表现,我们选育的黑鲪在生长速度和抗病性上都很优秀。从2017年开始,长岛已经有600多个网箱使用我们的鱼苗了。目前第四代鱼苗已经出来了,等到第五代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申报新品种了。”2020年12月31日上午,记者在研究院10楼的实验室里见到了姜海滨,他正和几名科研人员认真分析着DNA数据。

黑鲪也叫许氏平鲉,山东沿海渔民一般叫它黑鱼、黑头,在我国黄渤海及东海有分布,在山东海域可以自然越冬度夏,是我国北方的优良品种。之前的养殖,多为捕捞海洋中的幼体后,在网箱中养殖。这些年的近海捕捞,使得近海种质资源越来越少。

2017年,长岛养殖户向原海洋与渔业厅打报告求助:野生黑鲪鱼苗已经越来越少了,希望渔业专家能够帮助解决难题。

“当年3月,我们几个人赶赴长岛,发现问题确实比较严重,就组织了大钦岛的乡镇和村干部、养殖户开了个座谈会。”姜海滨告诉记者,虽然已无鱼可养,但人工黑鲪鱼苗在长岛还是个新鲜事物,大家心存顾虑。

姜海滨出岛后,接到大钦岛乡东村养殖户孙长路、孙佳存和孙长凤的电话。为了打消顾虑,三个人到研究院的育苗基地,反复看了多次,终于运回了50万尾鱼苗,准备试养。后来,又有养殖户找了过来。2017年,108万尾人工黑鲪鱼苗落户长岛。

去年8月,全国的渔业专家齐聚大钦岛,对首批养殖户的黑鲪鱼进行验收,周边的渔民、养殖户也都来了。测量结果发现,这些鱼平均重量超过800克,最大的达到1000克。通过最初养殖户的示范带动,目前长岛已经有600多个网箱使用了研究院的人工鱼苗。使用天然捕捞的鱼苗,存活率只有10%。而用人工鱼苗,当年存活率能达到95%。

“2005年开始,我们的培育就着眼于‘深远海’,就是为深海网箱而生。”姜海滨说,“黑鲪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非常适合深海网箱的养殖。我们致力于把它培育成山东的‘省鱼’。”

2018年6月,烟台市依托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国家级开发区谋划启动了烟台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建设。2020年,新区完成策划规划后,设立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烟台海洋牧场“百箱计划”。为此,烟台市专门成立了经海海洋渔业公司作为实施主体。

经海公司与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以及长岛的诸多养殖户签订了合作协议。“将通过‘陆海接力+现代渔服’模式,由我们陆基育苗场为养殖户提供黑鲪幼苗,养殖户养殖到标准规格后,再由经海公司收购投放到深海网箱。三方签订协议,形成一个深海养殖的\‘共同体’,抱团走向深海。”姜海滨说。

2019年,国内首座深远海智能化坐底式网箱“长鲸一号”交付。研究院的人工鱼苗成为“长鲸一号”的首选,目前长势良好。

新闻推荐

山东西王胜北京首钢

1月3日,山东西王队球员陶汉林(中)在比赛中进攻受阻。当日,在浙江诸暨举行的2020-2021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第二阶段第...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